分类: 投资日记 |
如果不想买入物非所值的股票,那么最好的方法便是运用价值投资。但是什么是价值投资?简单来说就是“用五元的价格购买价值十元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股票的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下列三种情况:
(1) 优质股未被发现。某些优质的股票被市场所忽略,价格未能反映其真正价值;
(2)
突发事件造成,例如伊利国债事件、阿胶商标权事件、恒瑞医药专利权一审败诉事件等,造成短暂的股票价格低于价值;
(3) 合并、收购或破产,令一些珍贵的公司资产的价值被低估,造成价值投资的机会。
虽然内在价值的理论定义非常简单也非常明确,但要精确甚至大概的计算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都是很困难的:(1)、“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琢磨的概念,这完全依赖于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其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以这个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现金流为基础而形成的判断有多大的可性度呢?(2)、影响折现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折现率,在不同的时点、针对不同的投资人会有相差悬殊的选择——这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如果不能解决对所谓内在价值的评估问题,那么又怎么运用价值投资呢?巴菲特是价值投资大师,但翻尽所有关于巴菲特的书籍及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大量的年报资料,虽然关于“内在价值”的字眼随处可见,他却从未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计算它。巴菲特最主要的合伙人查利·芒格还曾耐人寻味的说过这样的话:巴菲特常常提到现金流量但我却从未看到他做过什么计算,对此巴菲特解释说,一切的数字与资料都存在于他的脑子里,若某些投资需要经过复杂的运算那它就不值得投资。虽然也曾有人建立过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或实质价值的完美公式,但却无法为公式里的变量提供准确的数据。
关于内在价值的评估始终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但以巴菲特为代表的前辈大师们还是提供了一些“定性”的评估指标:
(1)、没有公式能计算公司的真正价值,唯一的方法是彻底的了解这家公司;
(2)、应该去偏爱那些产生现金而非消化现金的公司(不需一再投入大量现金却能持续产生稳定现金流);
(3)、目标公司就是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一家容易了解且其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获利都很稳定的公司;
(4)……………………………………………。
也许“内在价值”是个个性性的东西,对它的评估一半取决于其本身另一半则取决于评估它的投资者。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巴菲特从不明确他自己的计算方式以免形成误导,况且巴菲特本人也不能保证他的计算方式是正确的,更不能保证是唯一正确的。在巴菲特的意识里“内在价值”也始终是个模糊的大概值,比如他曾在其年报中透露:如果两个对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都能熟悉的投资者对其“内在价值”进行评估那么差异应该不会到10%。
显然所谓的模糊性就是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对此巴菲特们有他们的应对之道——“安全边际”,它的内涵就是投资的目标不仅仅是价值而是被低估的价值,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一个模糊值)大打折扣的公司才有吸引力,简而言之这个被加大的折扣就是安全边际,它让我们在对内在价值的评估中如果犯错误也不会有重大的损失。譬如现在市场中,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开放式基金在以溢价交易,而同样在交易所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却以折价10%甚至30%的幅度在交易,那么买入折价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就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较大的安全边际,也就是即使大盘下跌,封闭式基金的分红也能对价格的下跌给予补偿。
显然所谓的模糊性就是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对此巴菲特们有他们的应对之道——“安全边际”,它的内涵就是投资的目标不仅仅是价值而是被低估的价值,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一个模糊值)大打折扣的公司才有吸引力,简而言之这个被加大的折扣就是安全边际,它让我们在对内在价值的评估中如果犯错误也不会有重大的损失。譬如现在市场中,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开放式基金在以溢价交易,而同样在交易所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却以折价10%甚至30%的幅度在交易,那么买入折价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就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较大的安全边际,也就是即使大盘下跌,封闭式基金的分红也能对价格的下跌给予补偿。
前一篇:美元汇率缘何一路下滑?
后一篇:投资日记 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