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钻研电信 |
上个周末,韩国宣布移动版的WiMax网络开始商用,准确的说是韩国版的WiMax,WiBro,这是全球第一个移动版WiMax技术的商用网络,也是首个大规模部署的WiMax运营网络,按照技术的成熟度,移动版WiMax(802.16e)要远远落后于固定版的WiMax(802.16d)。
也可以说,韩国选择了一个被全球认为并不具备规模商用水平的技术,并且正式开通运营,在全球仍然对WiMax嘘声一片的情况下,韩国人已经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在早前,韩国人通过买断CDMA版权的方式成功发展了本国的CDMA产业,到目前为止,两家韩国手机企业三星及LG电子依然牢牢的守在CDMA终端占有市场前两名的位置。
我觉得,不管韩国在移动WiMax的发展能否成功,至少在以OFDM/A为核心技术的4G技术探讨上,韩国国家战略再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早迫使英特尔低头,WiBro标准得以确立,到WiBro今天的商用,韩国给我国电信业的国家战略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竞争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早以脱离了简单的企业本身的竞争,而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国家战略的对抗,在这种对抗中,国家能否在产业发展早期给予政策扶持,在关键企业发展中给予本土及海外的政策援助,已经变的非常重要。
相比较韩国,我们并非没有筹码。全球最具潜力的通信市场,包括华为、中兴通讯等在内的一批优秀的企业正在成长,他们绝对具备发展成世界一流企业的潜质,但是企业能否成功,产业能否突围,都有赖于政府的强力支持,还有引导,特别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
那么面对WiMax,我们能做到什么?最近,看到不少关于WiMax的观点,我想说一点,我们是不是对WiMAX本身太挑剔了。
第一个,WiMax在覆盖距离上并非能达到理论的50公里的覆盖,由于周围环境的不同,WiMax所能达到的覆盖距离大概在10公里左右。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即便是WCDMA在宣扬的HSDPA上,目前的商用水平也不过是能达到1.4M的速度,而离14.4的下行速率距离仍然有一年的发展时间。对比11b的WIFI来说,10公里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宽带未普及的地区,WiMax的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个,WiMax的安全性和通话支持。可以说,安全性与通话支持在要求上具有一致性。目前对比移动网络的高安全性,无线技术安全性依然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此安全也是利用WiMax进行VOIP的一大障碍,但是如果出于安全的因素去贬低WiMax我觉得是不恰当的。
我们都知道,无线宽带的优势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而移动通信则提供了更具安全性的密集覆盖网络,两者各有优点,这也使得两种技术的融合成为必要,现阶段,无线宽带可以最大程度发挥高速数据特点,作为城市固网宽带的互补及拓展农村市场的,而基于通话的安全性是下一步要考虑的。在一种技术的要求上,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应该去注意基于这个技术的市场是不是有需求。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觉得,中国对于WiMAX应该提早进入规划,特别是频率的问题。目前频率已经成为制约WiMax全球发展的一大因素,由于无线宽带一直使用非许可频率,而各国规划又各自不同,这给全球WiMAX频率统一规划构成很大难度。
从长远发展来看,许可频率保证WiMAX可以大规模部署运营,而中国应该及早确定频率规划,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参与进去,避免浪费和技术开发风险。在这点上,需要注意两个事实,第一,四大运营商已经在全国不少地区进行WiMax实验网的搭建,并且不少使用了3.5G的分配频率;第二,华为、中兴在WiMAX上的专利并不少,甚至已经超过了TD本身所具备的专利比例,中国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扶持企业快速发展。从这两点看,及早规划WiMAX频率已经变的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