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钻研电信 |
首先,我用了“暴力”这个字眼是为了强调当前中国3G专利谈判需要更加强硬的态度和更加有效的谈判方式和谈判筹码。
上一篇blog《高通正在让CDMA走向死亡》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不少博友提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对于中国3G的知识产权谈判,高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谈判对象,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中国3G的专利谈判连续多轮遇阻,跟高通的高姿态坚持有着直接性原因。
站在中国3G大利益的前提下,我觉得,对于高通这种强硬态度,必须采取有力的回应,才能够解决谈判当中的诸多分歧。目前CDMA市场在全球正经历着微妙的变化,首先,随着WCDMA的步入发展快车道,CDMA2000的有利地位遭到挑战;另外,高通的高额专利授权引起了各方的抵制,其中包括印度运营商、NOKIA及爱立信等。
中国应该利用这一时机,尽早解决3G专利授权问题,特别是与高通之间的专利授权。在谈判的手段上,印度运营商的态度值得学习,近日印度前两大CDMA运营商Tata和Reliance联合起来共同抵抗高通高额专利费的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在3G谈判上必须依靠运营商的介入及规模筹码来尽快解决。
除了这种强硬态度外,放弃性的谈判策略也是中国3G专利谈判的重要筹码,目前在联通的用户比例中,CDMA用户仅占到了四分之一左右,发展并不顺利,而GSM用户已经接近1亿,长期以来,由于专利费等综合因素,造成CDMA终端价格偏高、数量少,设备商参与热情不高,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联通CDMA经营不利,当然当中也有联通自身的经营问题。
其实长期以来,高通一直采取高调姿态对待谈判其目的很简单:一,越临近中国3G启动期,其谈判的筹码会越大,因为没有专利授权,企业就无法生产设备,推的越晚,高通的主动性就越强;二,高通希望借此拖迟中国推动WCDMA的进程,从而加快联通CDMA2000网络的推行,这样高通才能够赚取最大利益;三,不进行集中式谈判,采取个个击破的策略,利用了本土企业希望借助CDMA迅速发展市场的心态,比如中兴华为。
在高通的这种心态下,华为、中兴通讯已经在部分专利上与高通达成协议,今年初,包括宇龙等在内终端厂商也与高通私下签署了协议。当然,企业的这种行为值得理解,几天前,诺基亚宣布将停产CDMA手机,有分析师建议,这将对中国的手机厂商构成机会,那么,我这里提醒下,在大家努力寻求机会的情况下,能不能也考虑下专利的问题。
关于3G专利谈判,我觉得,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个,谈判的主体:有网友在我上面一篇blog中留言,说关于3G专利谈判的问题,让我去问电信研究院的杨院长。确实,以往几轮3G专利谈判,都是电信研究院联合几家企业主导进行的,这其中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谈判经验,比如没有足够的法律顾问支持等等。在谈判主体上,我想建议一点,必须引入运营商,甚至以运营商和国内主导设备商为主导来完成谈判,政府相关部门予以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获得最大利益。
第二个,专利的核算方式,目前存在两个分歧观点,一个是按照专利的数量来进行核算,一个是按照专利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专利数量来进行核算。由于欧洲设备商,比如NOKIA、爱立信等在三大标准的专利数量上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倾向于第一个;而高通由于其拥有着CDMA基础专利则坚持第二种方式,而如何介定核心专利是争论焦点。
目前,中国在三个3G标准的谈判中,WCDMA相对顺利,特别是NOKIA、爱立信等希望尽快启动WCDMA市场,已经原则同意降低专利费,而早在2002年,GSM联盟曾提出过将WCDMA的累计专利费降在5%以内;在降低WCDMA中专利费的问题上,高通拒绝让步,从而搁浅。在CDMA2000谈判上,高通则拒绝集中谈判,基本上采取来一家谈一家的策略,集中谈判无法实现。在TD-SCDMA的专利谈判上,高通同样拒绝统一谈判,即便在TD专利认定上,高通也一直坚持其拥有核心专利,总结而言,尽快完成3G专利谈判,才能使中国启动3G更加主动,而解决与高通的专利谈判已经迫在眉睫。
据说是电信研究院发布的一个专利分配表:
WCDMA:诺基亚(35%)、爱立信(31%)、高通(6%)、西门子(5%)、华为(5%)、其他(18%)
CDMA2000:诺基亚(22%)、爱立信(6%)、高通(31%)、西门子(5%)、摩托(11%)、其他(25%)
TD:诺基亚(32%)、爱立信(23%)、高通(2%)、西门子(11%)、大唐(7.3%)、其他(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