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古荥冶铁遗址——站在“铁”时代的最前沿
(2008-08-29 19:31:49)
标签:
中原文化荥阳冶铁遗址杂谈 |
分类: 郑州文化年轮 |
2000年前:古荥冶铁遗址——站在“铁”时代的最前沿
汉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经济文化发展高峰。疆域辽阔,国家强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以血缘、政治、经济和文化为纽带,成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熔炉,熔铸出一个伟大的民族。
分析汉朝强盛的原因时,国际考古学家C·J·汤姆森把它归结为:“铁”。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石、铜、铁等生产工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铁工具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一次大的解放,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人说,“铁在当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原子弹,是当时世界的高科技!”而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是这个高科技领域的领先者,正是先进的冶铁技术促进了中国各方面的发展。
汉代,河南是中国冶铁的中心,郑州古荥冶铁遗址,则是当时河南郡的一号冶铁基地。《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汉代大铁官共有49处,特级大铁官当时全国共有六个,河南占四个,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就属于其中的一个。古荥冶铁作坊出产的铁器都有编号,如一号冶铁作坊的产品编为“河一”,二号冶铁作坊的产品编为“河二”。由此可知,汉代冶铁生产的管理已经很规范了。
古荥冶铁遗址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面积12万平方米。发现炼铁大高炉两座,经复原,高炉在6米以上,容积50立方米,推算出当时日产铁达1吨。周围有矿石堆、水井、水池、炼渣区等,还有预热鼓风的风管,显示出以炼炉为中心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冶炼作业系统。古荥冶铁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汉代最大的炼铁炉,代表了我国汉代冶铁的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