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货币博弈-3
(2014-05-10 22:37:53)
标签:
基础货币小混混名城为自己 |
分类: 【寒石坊无意间】 |
心境的终点处,那棕榈树,远离最后的思想.耸立在,青铜的布景中,一只金羽鸟
在树上唱一支陌生的歌,既无人意,也无人情-史蒂文斯《纯粹的存在》
接受了新文化,并已经有了新思维的罗培缨认为中国妇女目前存在着两种命运:卖身或者嫁人。若无独立的人格而言,其实大部分女人都是可怜的在出卖着自己,也许是肉体,也许是青春。总之,年华并不为自己所独立拥有。
作为女人中的一员,嫁人更是在所难免。自从她弟弟失踪了后,从表面上看,掌握整个家族的重担就落到了她的肩上。然而,传统力量不是这么理解的。她在哈佛读完了硕士学位,回到中国不久,这时她的父亲因为不愿意屡屡受到日本人的骚扰,和当地维持会一再邀他出来为汪精卫政府做事,悄悄出走香港了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也显得很神秘。从道理上来说,罗家留在大陆这么大一摊产业需要有人来打理,罗大小姐也是唯一留在沦陷区的罗家后人,自然是由她出面执掌。但是,罗家生意上的律师,也是罗老先生的合伙人潘永浩,却使出浑身的解数来阻挠罗培缨彻底接管罗家产业,推迟将账务交给她,以便潘永浩可以控制到她三十岁或者她结婚为止。
痼疾一般的传统,让这两种选择,就罗培缨来说,结果都不怎么好。三十岁后的罗培缨还单身的话,她就会失去对罗家生意的掌控权,只是拿着合伙人分配给她的花红,过着也许富足,却无权过问生意的枯燥日子;或者她嫁了人,但根据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她也要将控制权交给自己的丈夫。虽然名以上,这还是罗家的生意,但她都不能再染指。
现在,罗培缨还没有到三十岁,便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意上的领导权暂时被交给了一个年轻女子,对于这一点,罗家极其庞大的合作者目前都没有异议。不管怎么说,罗培缨是罗老先生目前唯一的后代,罗老先生目前还在香港遥遥望着他们,他们不能做人走茶就凉的事情。但罗家毕竟是个苏州传统家族。罗老先生的女儿不过是他那巨大的生意权力和财产的管理者而已,就像是条船。靠力气和精力掌舵的终将是个男人,就像罗培缨,最终都得把它们交给她的丈夫,只要他成了她的丈夫。这就是传统的力量,男人主外,女人主内,一直这个温和名城中,不容置疑的传统。所有对罗家财产觊觎者,都在等待。
罗培缨有未婚夫,但那位准丈夫却不是自己决定的,这又是中国婚姻文化中奇特的一景。实际上,在她出身后不久,她便有了未来的丈夫,这位丈夫是张炜。张、罗两家已经是上下三代的世交,当然,这两个年龄相差无多的年轻人,自小便被定了娃娃亲。在长辈眼里,他们就应该是夫妻了,只是要等到合适的年龄,合适的时机,一个娶,一个嫁,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只是有点令人遗憾的是,相比之下,张炜家的财产虽然比不上罗家,却可以在棉纱、金融和航运领域中对罗家能有互补,这是中国传统的强强联手家族政治,或者说经济婚姻连体。这是好的一面,但张炜却有坏的一面。他的好色也是在社交圈中人们口里的谈资,到处拈花惹草,滥情,或者穿梭与上海的各大赌场,一掷千金。这些在外人看来,就是个标准的花花公子,在这样战乱的年代,也许醉生梦生也是解脱自己的方法,除了成为人们假装圣徒中鄙夷的对象,偶尔也替美丽的罗家大小姐感到不值以外,到也都没什么。糟糕的是他好像从来就没有正经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他是个男人,可以说他,可以哄他,或者收买他。只要他一结婚,只要罗培缨有了孩子,他那乱撒情种的爱好又有何干,相反,这会是这个年轻人的软肋。做单身汉时,全世界都知道他是罗培缨的未婚夫,他一样与那些名媛、富家小姐,甚至是只要长得标致的女人,无一例外的调着情。他还有些混不吝,那些小报或者说小混混的敲诈勒索,张炜好像也从来没有怕过。但是结了婚,结了婚后,两家的财产合并在了一起后,这个年轻人成为罗家财产的掌舵人后,从小开到老板,不是那么好做的?对于这一点,罗培缨称为叔叔的潘永浩毫不怀疑。
窗外的树木,飞快的向后倒驰中。乱七八糟的想着,罗培缨的嘴角又翘了起来,潘永浩叔叔一定对她最近和银行家们会面的事极感兴趣。他一定极想知道她的上海之行,罗培缨没有告诉潘永浩,不代表一直紧盯着她的潘永浩不知道她的大概去向。
她本来想也以刘琨的身份在上海活动的。但是她之所以能被迎入上海外滩厚石高大的建筑物中,那些光线昏暗、嵌着核桃木壁板的董事会会议室,却是因为她是罗培缨,罗家目前的领导者。在会议室里,当她的目光偶然地瞥出窗外,看见跑马场或者外滩公园那悦目的青绿时,一种极为刺眼的景象也随之而入的进入她的眼帘。那就是日本人的军舰,外白渡桥那边的刺刀寒光,还有令人生厌的日本膏药旗。很奇怪,也很愤怒,蓝天白云青草地,很多人似乎都没有战争的概念,包括那些中国人,忘了自己已经是亡国奴的身份,笑得那么愉悦,或者是木然的像具行尸走肉,快速走在码头,江边。对侵略者的暴政,已经可怜的接受并顺从。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这就是罗培缨内心愤懑的时候,想起的自己读过的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作品中,很经典的一句话。
和银行家们进行着各种各样极有趣的接触了,一如她访问其他金融首领时一样。她安排秘密会面的这些商业银行家们,现在都认识罗培缨这张漂亮面孔了。
这过去的一周,在表面的生活上来看,过得非常愉快。年龄不一的银行家,不论单身还是已婚,她都非常端庄地和他们周旋,包括不露痕迹的调情。而他们也没让她闲着,夜夜都是宴请、饭店和舞会。
当然,作为一个崭新的大家族生意的管事人,她的目的就是接过父亲的衣钵,建立起自己的社交人脉圈。而且,和精明的上海滩大班们打交道不能一上来就谈生意,或者说,在游戏刚开始时,不能用这种方式和任何一位资深银行家打交道。过去这几个月的奔波中的所有会面都只有一个目的:与人接触。在一个越来越疯狂地的世界里,关系熟络了以后,其实只要几个电话,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要就可以完成几单生意,而大班们面对面地相识、熟悉,到推心置腹却是那些电话的基础。现在,用不了多久,上海、香港的很多重要的银行家们基本上认识了罗培缨,最起码也有消息耳闻了这个罗家大小姐。而且也用不了多久,她就要过三十岁的生日了。
前一篇:1941:货币博弈-2
后一篇:1941:货币博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