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原始的心理经验

(2005-11-06 08:02:03)

原始的心理经验

 

   

 

 

这本书出自一位作家之手,却汇集了多样化的知识:它是文学、历史、心理学以及人生体验感悟的集合体。从对童话的分析入手,来解释人们童年时代开始形成的心理人格。《童话人格》也可以说是“童年人格”,可以说,这是一本文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书。出自作家的手笔,它毫无学究气,也没有累赘繁琐的论证,而是信手拈来,平实说去,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每一章节,每一段落,细细品味,无不给人奇妙新奇之感。

从童话中读出人格,这个角度就颇为新颖。过去读童话,只是从中感受教益,明白事理,柯云路显然更进一层,他要揭示这些事理是如何与人类心理成长相关。这些脍炙人口的童话,包含着人类原初的心理经验,而这些原初心理经验可以还原为儿童的心理人格的塑造与成长。

关于“狼来了”的童话,柯云路看到其中所建构的儿童“说谎”机制。成人的生活要依靠说谎来维持平衡,而这种机制在童年就形成了。童年就在“说谎”中培养出了一套规则,它决定了成人后的说话行为与话语交流。“渔夫的故事”过去都是作为对贪婪心理的警示来理解的,柯云路从中读出不平等的夫妻关系造成人格状况。能力与权力,责任与义务,金钱与性,在这里形成新的等级关系,它表达的是男人的潜在的心理愿望,对不能满足的女人既仇视又赦免的那种小男子心理。而《白雪公主》这部美丽动人又辛酸的童话,在柯云路的读解中,呈现出另一种意义:那是受压迫的女儿对母亲的一种心理报复,是对成人之后的幸福承诺,悲怆中又流宕着解放的喜悦。

柯云路分析得最深入的是“俄狄浦斯情结”,对这个古希腊神话的分析,实际上贯穿了本书的各个章节。柯云路当然不是简单重复弗洛伊德的论断,他把这一决定性的情结用于童话故事的分析,发现相当丰富的新奇而有趣的内容。特别是用于分析中国古代的《西游记》,柯云路从中读出孙悟空的形象包含的五人一体的内在意义。也就是说,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马和孙悟空实际是五位一体的人,它们共同表现了孙悟空的五个侧面。它们被柯云路按照弗氏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无意识结构加以重新编目,同时那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都被重新作了父子母子关系的梳理,至于那些妖魔鬼怪也被纳入无意识的结构,纳入成长与磨炼的人格塑造的体系中进行新的阐释。柯云路的分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异想天开,又头头是道。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对《西游记》进行阐释的最大胆范例。

在这里显然无法一一举例来显示柯云路对童话全新的解释,他的思路无疑是独特而大胆的,虽然并不都让人信服,但其启发性毋庸置疑。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是针对青少年读者而写,我想成人也可以从中获得相当丰富的教益。对于前者而言,那是有益的人生哲理的洞察;对于后者而言,也不失是对个人历史的一次重新检讨与反思。柯云路的学识,他优雅流畅的文笔,他的思考和洞察力,解开你的心理,抖出他的智慧,都会让阅读此书的人如愿以偿。(《南方都市报》2004年3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