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认识的张水绿

(2025-10-20 08:13:17)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社会
1985年秋的一天,我到钟楼西南侧的新华印刷厂取《浙西文学》第二期校样,走进排字车间,见一位陌生人在校稿,为多认识一个编辑同行,便主动上前打招呼。陌生人见有人向他打招呼,马上站起来,伸手相握 “你好。我是市地名办的老张。” 老张,即张水绿。他比我高半头,看热情豪爽的性格,笔挺的腰杆,有点力度的握手,猜想,可能是个兵哥哥出身。果然,他曾是一个戍守大漠孤烟边塞的战士,给政委王洪川将军当过警卫员和秘书。

在那稍后的日子里,收到过他编的《衢州地名报》。1996年,先生曾陪同丽水市友人到市政协作访。时,我顺便向他提了个建议:杨家巷几家门上挂着不同的门牌,地名和编号都不一致,应当规范、统一起来。张水绿向我解释:当前衢州市区的门牌制作正处新旧交替之际。原系公安局管理。为防止信息传递上出现错误,旧的暂时留着。过段时间将拆除。谁知,此事发生后,水绿不但不觉得我多管闲事,反而产生了好感,认为我很关心地名工作,对地名文化有浓厚兴趣,便将我拉进了衢州地名爱好者的朋友圈内,继又列入“衢州地名专家组”成员名单。在他制订和主持召开的《衢州市地名总体规划》研讨会上,邀我参与论证,继以参与各县(市、区)地名规划、西区、东港、高铁新城地名命名论证会议。

论证会上,气氛热烈,各种意见交融。水绿先生对认同的观点报以赞许的目光;认为不妥的提议,会引经据典、态度鲜明地进行表述,这是他对每条新地名方案的提出的科学性、时代性充满自信的彰显,也是他那军人出身所赋予的坦率、直白、诚实的个性张扬,长期养成的语言表达习惯,绝无丝毫不给对方面子的动机和情绪。他内心把每一个应邀参会的同志视作诤友、益友、战友。最典型的例子:市社科联的郑艮安力挺衢州因三衢山而名;毛泽东宋直系祖毛让出生江山清漾;而张水绿以考证资料为依据,予以彻底的否定。而他俩人几十年好友如初。二轮市志稿发各单位征求意见,先生非常认真地逐一阅读,友好地提出修改建议。始终遵循“争论为着把理说清”的原则,绝不伤和气,伤感情。

本世纪初,水绿兄和我相继退休。我的笔被懒惰封存,却借腰疼眼疾为由,将自己定设在一个“静音”的时空里。心想,张兄亦当老马停蹄了。没想到,他却“落霞与孤鹜齐飞”,不仅用诗、画、史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继续创作诗集《心曲流韵》系列作品,继续栉风沐雨,走街串巷,日下农村,夜挑昏灯,对衢州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访问。在退休的二十年间,又查阅100多部宗谱,各类古籍30余部。将所搜集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筛选考证,撰写成书,自资出版:约400万字的新编《衢州市地名志》、93万字的《衢州故城史话》、250万字的《衢州市姓氏志》、380万字的《衢州地名姓氏集成》、67万字的《信安郡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还特约张水绿为其创办的《地名历史文化研究》平台撰写《衢州与江西》历史互动的人文地理研究、探索性文章,连续刊载一个多月,计文字约6万余,将衢州的地名、姓氏、历史、人物诸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其中有不少文史资料系首次发掘,有丰厚名城的,有补旧志之缺漏的,更有勘旧志之误错的。回望水绿40年间的研究成果,令人惊叹。在他18部的鸿篇巨著中。有数篇高水平的论文。如《释远古九州名》获中国地方志高级理论进修班结业论文一等奖;《衢州古城考》一文成为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材料;《烂柯山》一书内的相关考证资料被市政府引用到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从衢州历史地名的采词中寻找灵感与启示》获省社科论文地名系列一等奖;《试析近代方志解读与引用历史文献资料错误之根源》入选国级论文汇编;《衢州故城史话》一书获2016年第十四届“衢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丰硕的成果如坚实的台阶,2019年送他步入了浙江省社会科学专家的行列。

张水绿先生是怎样从成年走向成功,乃至成名的?看看他的自传会有启发的:半生旅途,风雨斜阳,辛劳与欢悦相伴,阳光与鲜花交感。用生命之火,点燃人生秋天的辉煌。究其源,大致有三:

一、领导器重与鼓励。在部队,司令部参谋长根据张水绿的爱好和特长,有意将编排“宣传栏”的任务交给他。水绿不负厚望,“宣传栏”办得文图并茂,别具特色,战友们非常赞赏。转业地方,获得解放初期曾任衢州市第一任市长的南下干部贺陞儒赏识,将他安排到政府机关负责工业、交通、商业三条战线工宣队工作,兼任“三级干部大会”秘书组秘书。或许出手快,文笔犀利,后与宣传部陆胜、党校周贤喜3人专司政府机关文字工作。1980年,一篇《他心中飘扬着共产主义旗帜》的文学特写,先发表在《金华日报》上,随各大报纸转载,浙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播出。一时,名声远扬。组织上便命他负责筹建方志办与地名办(时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工作,兼任主编。鲁松庭书记在任时,两次签字批示送张兄到北京和杭州进国家、省两级社科院组织的地方志高级理论进修班进修(后因某种原因退出市志编纂)。在地名办的任职内,成绩显著,多次获多省地名办的表彰和市领导的嘉奖。第一部地名志出版,鲁松庭书记批准奖励一套纯居住面积65平方的住房;蔡奇书记指示社科联特邀张水绿为衢州市第一届社科联代表大会特约代表;因创作九龙湖、三衢路、沙金大道等一批优秀地名和撰写《衢州古城建城年代考》、《衢州掌故》一书,茅临生书记通知水绿兄作为市政府赴大西北考察团成员之一前往新疆、甘肃、青海等地考察;日本琉球三千里行代表团旅经衢州,市长郭学焕指定张水绿以“地方志专家”身份负责衢州的人文地理解读;相关烂柯山的文化定位,汲纳了他提出的“烂柯山系围棋仙地”之科学用词。领导的信任与鼓励犹若一台源源不竭的充电桩。

二、对事业的执着、严谨。组织安排水绿筹建地名办、方志办,编纂志书,他视作是一项承前启后、荫及万代,无比神圣和崇高的事业。遂以军人的坚毅与刚强积极努力去实践,去完成;以一个学者的执着和严谨,对待每一个命题。决不制造伪科学、假科学的产品流向社会,流淌历史长河。如历代地方志所载皆称“衢州无土著”。对此,他史海钩沉,从《汉书》、《三国志》、《东阳郡》、《浙江学刊》等史籍和刊物中查找散落的记载,结合历年的考古成果进行认真、严肃的考证与论证。衢州不但有土著(山越人),还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在五至十万年之前,就有智人在此生息、繁衍。他的这一结论己得到社会科学界的一致认可,广泛应用。有的同志曾在《衢州日报》上发文,认为姑蔑国在山东。张水绿为此查阅了大量史料,进行反复论证。史料显示,越地姑蔑国建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比鲁地姑蔑国早145年。从最近几年在衢江区云溪乡考古所发掘的文化遗存——姑蔑城遗址也雄辩地证明了水绿的结论。毛让的出生地究竟在江山清漾还是衢州古城?张水绿历经数年的考证,最后终于查到毛让出生于衢州城的文献,其父 葬在今石室乡荆溪与沙埠之间的丛林中。 对此结论,龙城九派毛氏宗亲予以一致的肯定。2019年10月18日,邀请水绿赴北京鸟巢作专题报告。衢州新旧方志皆称唐陈叔达系晋陈弘八代孙。他查明,其祖父余姚人,隋代因官定居信安城中。元人编的《宋史》载,南宋宰相李宗勉富阳人。张水绿赴峡川东坪查《李氏宗谱》,其谱载,父因役海南十余载无音信,母遂改嫁到富阳而误。还查出旧志遗漏的三位状元:徐徵、张德、赵凝。

三、对故土无比热爱与忠诚。水绿曾说,“我的根在衢州这片黄土地上。芳香的泥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和乳汁。我要把平时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写成籍留予子孙,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一块砖,一片瓦。”源于此,在广袤的三衢大地他艰苦卓绝,耕耘不辍。即便在自娱自乐的诗书画创作中,也时时处处袒露出一颗赤子之心。在他坠入花甲之年的《雁声》集中,单列《美丽衢州》一章展示读者,由此可见一斑。

余在市、县两级文联、编志办、政协文史委自兼编辑40多年,日久生情,凡文友新著大作送至,由衷的喜悦,真诚的佩服,难以言表。今捧水绿自传,重提秃笔,欣然序之。期待有更多的乡友,在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美丽家乡之余,去勘探、去发掘、去开采衢州文史资料的新宝藏。

                                       潘玉光  

                                  2025年10月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