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封控一个月到底损失多少,又赚了多少

(2022-05-01 17:04:44)
标签: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社会

 造成的损失

      到4月28日上海封控就满一个月了(浦南地区),在这一个月内可以说经历过上海的方方面面,让上海的城市暴露无遗。也有好的方面,也有差的方面。让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有更好的能力管理好这座城市,我坚信上海管理者们通过不段努力而使城市更好。

     我在这里面不是讲城市管理,而是光是停产停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上海2021年的GDP是43214.85万亿,平均每天生产总值就是118.396亿元,摊到每个月30天数算就是3551.88亿。按照人口2500万算的话,每个人就是每天473元。

     虽然电视新闻讲码头在按部就班地发运货物,但是,像上海外高桥、临港没有疫情的时候到处是集装箱车在马路上跑,而现在不见了这景象。我想上海肯定是对物流有影响的,上海封城不仅是上海本地停工停产的损失,而且会波及其它省份的生产活动。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蝉联世界第一,2021年占全国总吞吐量近17%;

     2020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中,创新药获批上市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

     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1;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了全国约1/3的人才;

     202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总市值居全球第3,是深交所的1.3倍……

     全国约1/3的进口汽车、钻石、葡萄酒、乳品,约1/2的进口化妆品、医药品、医疗器械,超过60%的进口服饰,70%以上的进口手表等,都是经由上海口岸转发到全国消费者手中的。

     而这些东西靠运输转运到消费者、生产者手中。一天运输不到就会影响生产消费,这也是上海市政府急着考虑的事,疫情到目前只显示出一点好转的样子,是不是以后还会重复不得而知。

     有些人显然是呆在家里已经呆不住了感觉,希望早一天解封。但是疫情不容许。武汉那年是76天封城, 是不是上海也像它一样呢,我不得而知。只有看以后疫情而定了。

     虽然有些企业可以在家办公,而有的企业只能停工停产。

     有些财富不以人是否活动而显示出它的存在,而是显示出它一直存在各行各业中。就拿我家装修来说,由于疫情而停止施工了,而工人却被关在我家,不能施工他的一天到晚是要浪费掉时间的,最起码是施工期延长了,而我家就得在外再租房子住,一个月四五千的房租就是额外多出来的,再加上疫情期间如果没有工资收入拿什么来支付房租。

     因此,财富是每个家庭中不可少的一个生命,它不是静止的东西,它是运动的。比如,街道两旁的商铺关门,而作为店家来讲损失是大的,每个月的房租肯定要付的,但是,商铺是不受影响的哪怕一年到头不开的它的租金一个钱不会少。

     这次上海市政府要求国有企业免六个月的月租,而私人或个体户呢,同样要收的,这也是私人企业的损失惨重的,而这些损失是没有地方可拿或补助的。

     疫情期间,生产疫苗、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的企业肯定是发横财的,这些企业的财富在增长。建设医疗设备的很多企业也会生意兴隆。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一旦疫情过去了企业也就不生产了。

     所以,疫情期间不是所有的财富都停止增长,有些在增长,有些停止增长,有些在消耗掉。保供单位餐饮业、蔬菜、肉,他甚至来不及供货。这也就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要指定的单位是肯定供货来不及的。除了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之外的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肯定是受到重创的。

     上海目前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海的地位都非常高,这就是前期上海迟迟未封城的原因。上海封控一个月到底损失多少,又赚了多少


账还是要算的

     随着疫情的传播扩散,在上海已一个多月封城当然是必须的,也是肯定的。

     随着这波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上海城市又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人的生计,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有些人心中如猫抓一样。甚至房贷、车贷没法还。不过和前两年不同的是,这次由于打过疫苗,病死病例却很少,即使得了这个病也会出现普通感冒的形式,在家自我隔离几天就好了,基本上没有事,就认为躺平和病毒共存,这与西方的与病毒共存如出一辙。

     让我们制度优势荡然无存,有些人就会说这有什么不一样的。还不如西方万般无奈下是一样的。

     那今天,我们就来算笔经济账,看看通过局部风控和放开与病毒共存,分别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不与病毒作斗争,也就选择西方国家一样的与病毒共生共存,就是所谓的躺平。也就是说我们与日常的一样没有病毒了,生活自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像电视或报刊上一样,国外海滨上到都是人聚集。而病毒传播而不采取措施的话,我们经济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

我们在这里不妨用美国那样从一开始无法控制疫情的国家的数据测算。按照现在美国3亿人口,而因在疫情里已经死了100万人,按这样的比例中国要死400万人以上,总得来讲可能性不大。因为随着疫苗注射率的提升已经病毒变异的毒性下降,死亡率肯定不会那么高。

     我们参考两个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最近两个月有关报刊上所说的新加坡和香港的数据来算一算。

     中国香港这次确诊大约有110万,死亡8000多例,总致死率是0.7%。其中打过疫苗的致死率0.1%,没打过疫苗的致死率2%左右。以此数据推算,躺平后,内地的死亡人数在100万以上。

     我们的医院医疗条件当然比不上香港和新加坡的,最起码除了一线城市外是这样的,必然会出现医疗挤兑,穷人被富人挤兑掉,短期内的死亡人数很可能会还会比预计的多得多,这个数字我想是人的看了一定会惊呆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不管死亡人数,就光是放开经济呢。

     就拿我们国家经济总量来说应该从理论上看是可以的,但事实不是那么简单,就让我们算一算这笔账。

     也许刚刚放开一段时间内,大家能明显感觉到经济繁荣的反弹。但一旦开始大范围感染要不在家休息,要不去医院看病还有谁会敢来消费呢。

    按我国官方数据,每名新冠患者的治疗费用大约是2万元,其中重症患者医疗费用为15万元,危重症会达到几十万元,这些是没有打疫苗的,而对于有钱人来讲不要紧的,而对于穷人来讲不一定要去看病了。而现在打过疫苗的可能会花的钱少点,但是有那么多老年人怎么办,他们大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你让他们去死吗,叫谁去死呢,是叫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么肯定不行。

     而风控和经济是相互依赖的,我们只能在这当中找到一种适合我们当前生活中所遇到情况而定,当世界经济处于正常交往的情行下,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关闭国门而就此算了,一定要找到一种两者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有待管理者们挑战,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当然,我们也不要紧张,我相信会找到一种办法的。

     疫情的防控,说到实处是为了一笔经济账,当然还要考虑到弱势群体老百姓的死活,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制度优势。

     反正从我的价值观里,我是很难接受为了经济,牺牲老人、孩子和弱者生命的。是否你也对这个清楚了呢

 

     在此,希望疫情能很快过去,让人民生活在没有疫情的时期。上海封控一个月到底损失多少,又赚了多少

(这是28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如果要关注请扫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