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调节球杆
(2011-06-23 13:15:46)
标签:
杂谈 |
泰勒梅新出的R11把可调节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看电视上,很多很多大牌选手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它。
可是,有一些球友认为,这种可调节功能没什么用。
但是依我看,可调节,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非常有用的功能。
当然,对于球路不稳定的人,可调节功能不适合他。同样的一只杆,球路忽左忽右,那么,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调。
对于没距离的人可调节功能也不适合。调节到合适的方向的这种设置或许会影响距离;但是没距离的人对1木的开球距离的渴望,使得他不愿意牺牲一点点距离。
可调节杆,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适合那些距离又远、弹道又稳定的人。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弹道很稳定,何必去调整方向?
原因在于:
1.某个球场的几个关键球道的设置,适合打某种弹道;那么,出发前可以通过调节,使得今天的弹道呈现某种特征。
2.无须为了杆身的特征而做出挥杆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当你所有的杆的性能很一致的时候,你的挥杆方法可以统一,那么,打球时就不需要刻意地做出挥杆补偿。
假如你的一套杆中有某一支杆的杆身指标有异,与其它的杆不匹配;那么你这支杆的弹道就和别的杆不一样。为了克服这一点,你在打球的时候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杆做出不同的挥杆方法来补偿。假如这样,那么打球就变成一个很困难的事了。
所以,在为整套杆增加一支杆的时候,选手对于这个新的杆的各项数据,可能会非常非常挑剔:总重、挥重、软硬度(震动频率)、扭矩,等等,一点儿都不可马虎,否则,每次挥杆都要通过动作来补偿。这样就太可怕了。
可调节的理念,使得新购置一支杆时没那么挑剔了。就是说,假如新购置的一支木杆的各项指标与原先的整套杆有一点儿小的不匹配,你也不必在挥杆时进行补偿,你只需拧一下螺丝,对它的弹道进行补偿一下即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