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的力量
(2011-05-10 22:21:04)
标签:
杂谈 |
近半年以来练球打球都少,但是比较注重意念的训练,不论是推球入洞前的意念,还是短杆高吊上果岭时脑中提前预演“录像”,或者开球前想象球飞向球道正中的“录像”预演,效果非常不错。
脑中经常性地“播放”挥杆时球飞行的“录像”的结果是,没练球球技水平也没降,反而似乎更稳定一些了。这几周又能连着几场7字头了。
今天下午那个556码5杆洞的第三杆,过渡性长草中30码的劈起击,脑子中提前想象了一下球飞行及落地后弹跳进洞的“录像”,结果还真的和预演的情况一模一样,球飞落果岭后弹跳了一下,直接跳进洞杯。一只老鹰,嘿。
物理学做实验研究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的时候,如果你想证明它是粒子,它就以粒子的特征出现;如果你想证明它是波,它就以波的特征出现(注释:此段的表述或许有相反表达)。所以在几百年前牛顿经典力学流行的时候,唯物主义学说大行其道;在量子论时代,大家发现外部世界居然受着人的意识、意念的作用;于是好像很少有人再鼓吹唯物主义了。
对于微观世界受人的意念左右的观点,上个世纪开始逐步被大众接受。但是近些年有不少学者提出,宏观世界也受人的意念左右。
高尔夫球这么个东西,也遵循量子论?
注:此段的表述或许有相反表达。在牛顿时代,人们对光没有全面了解的时候,有时候,做实验的目的是想证明粒子性的时候,或许它偏偏展示了波的特性;做实验的目的是想证明波的特性的时候,或许它偏偏展示了粒子的特性(嘻嘻,就像你对小球的飞行规律尚未掌握的时候,你越是怕右曲它越右曲,你越怕它下水它越下水)。但是20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光已经相当了解之后,如果你想证明它是粒子,它就以粒子的特征出现;如果你想证明它是波,它就以波的特征出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