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哄孩子
(2023-11-18 16:06:49)
前几天,我遇到以前和我搭班的神话班主任王老师,我看到她兴高采烈地在楼梯上奔跑,我好奇地问她:“王老师,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呀?”王老师看到我,笑眯眯地对我说:“我们班有个考个位数的孩子,这次数学考了八十几分。”“这又是一个神话啊。”我感叹道。她停下脚步对我说:“也不是很神话,这个孩子本来就不笨,我只是哄哄他,他就愿意做作业了,这次他考好了,父亲奖励了他喝奶茶,结果今天他拿了一杯奶茶,也来感谢我了。”
哦,原来是这样。
有好多老师总说王老师治学严谨,是把孩子怕住的。可是每次我碰到王老师,和她交流怎么来管理班级的时候,她总说,要哄哄孩子。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刚到学校,确实有一些老教师会传授我们一种经验:教育孩子要吓吓骗骗。吓吓就是要对孩子严厉;骗骗就是要哄哄孩子;刚柔相济,因材施教。如今吓吓孩子的传统是延续下来了,骗骗小孩的方式方法是越来越简单了。
也许,老师们会这样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宝,有的是哄他们的人,我们不必再拐弯抹角的哄哄小孩了;也有的老师会说,现在的小孩精得很,有很多方法言论已经不适用了,也骗不过他们了;还有的说我们忙得要命,也没有时间去哄哄他们了。”那么哄哄孩子是不是真过时了呢?
前不久,我们班被借班去磨课了,这个老师挺会哄小孩的,她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平时很傲娇的小孩,也坐得端端正正的,眼睛盯着老师,在认认真真的听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举手,还发言了。如果放在平时,这个孩子基本上是自顾自的做小动作,上课是从来没有举手的。我猜他今天之所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大致是因为这个老师第一次给他们上课,她很新鲜。另一个原因是来开公开课的老师,基本上是不会批评他们的,还愿意花时间哄他们,所以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就是比平时高。
公开课的哄多多少少有一些刻意的。到了细水长流的生活,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心思来哄,就像谈恋爱时哄是一种甜蜜,等进入婚姻后,哄就减掉了许多的糖分。事实上,不管真心还是刻意,如果能用心哄一哄,孩子们依然是会很开心,或许师生关系也会平和很多。
当然哄孩子不仅仅是骗骗孩子那么简单,一定是有方式方法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能哄哄孩子,说不定,教室里就有了更多温暖的色彩。
前一篇:眼里的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