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2023-04-29 19:52:06)
这个月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深有感触。《教育的细节》认为细节背后的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关注教育的细节,一定是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在本书中很多案例都能得到一个一线老师的共鸣。比如:“活在观念里”这一辑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二十年前教《狼牙山五壮士》时,自己被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所感动,每每到动情之处,都会情不自禁留下眼泪。听课的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整个课堂泪花纷飞。而到了如今,这位老师的课依然上得有血有肉、动情动容。但孩子们却不买账,不仅没有入情,还对老师流泪这件事评头论足。这一种现象让这位老师很愤慨,感觉这些学生很冷血。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生。我们的孩子真的很冷血吗?也不是的。如果我们细细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就会发现,老师的观念出现了问题。二十年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孩子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同一篇课文的时候,依然用的是同一种方法。我们自认为我们很深情,就能把孩子也带入到深情的境地。实际上呢?现在的孩子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享受着国泰民安的大红利。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难、水深火热、流离失所离他们太远了。在他们的世界,战争是好玩的游戏,牺牲了可以复活,结束了可以再来。对于孩子们来说,不能说他们忘本,只能说他们无法感同身受,无法深切的体会文字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如果他们停留在文字之外,自然就无法理解老师的眼泪。从这一个细节来讲,老师们的教学之法一定要基于学情,与时俱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确实教育的细节背后往往会有一个故事。但今天的老师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失去了思考的时间、也无法停下来耐心倾听,更没有心思了解细节背后的故事。有时候在发现问题后,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用来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样呢往往会错失教育的良机。教育本身是慢的艺术。如果让教师们慢下来,我想我们的教育才会多一点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