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每一个地方都会带有一点地方的风俗。在江南,过年吃年夜饭也不一定是在除夕。在哪一天,各家有各家的讲究。一般来说会和立春这个时节有关。过年是不能在立春之后的。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一条规矩也在打破,总之在正月初一之前的几个日子,都是可以过年的。
我们家一直在腊月二十九,也就是小年夜过年、吃年夜饭。因为我父亲上面还有一个大哥,根据长幼有序的原则,大哥在除夕过年,我们就只能在小年夜过年。否则老祖宗吃饭的时候也会轧双趟的。
我们这边的“过年”还有一种“祭祖”的意思。这是有个很神圣的仪式的。一般来说在腊月二十四之前,要进行一次全屋清洁,也叫“扫尘”。现在没有讲究,有的人家还会用鸡毛掸子掸一下,有的人家也不讲究这一些,有空就扫一扫,没空也就不扫。但是在过年祭祖之前,总要局部搞一下卫生。桌椅、碗筷、地面都得收拾干净。
祭祖的菜肴简称三荤三素,实际上,还会添一些想祭祖的菜,一般不止六个菜。我们家是由我妈妈来制作的。大约在下午三点钟左右,母亲就会让父亲和我来摆席。酒盅和筷子按要求放好,然后斟上半杯黄酒,再摆上三荤三素、年糕、香烟等。最后点上蜡烛、点上香。
香点上以后,也意味着祭祖正式开始。父亲很严肃,带头在蒲团上向祖先虔诚的磕头。然后母亲、我和孩子相继的磕头拜祖。母亲经常还会和祖先关照几句,大体就是祈福保平安之类的。整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炷香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父亲总是再三关照孩子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能随意走动,磕碰桌椅,否则就是对老祖宗的大不敬。期间他还会再次斟酒,再次磕头。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做。直到一炷香燃尽,父亲和母亲就开始燃元宝,交付给老祖宗们。以前还会燃放两个炮仗,现在不允许放了,我们就只打开门,开窗通风,整个祭祖仪式就正式结束。
仪式过后,母亲就正式做年夜饭了。鸡鸭鱼肉、上好的菜摆了一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给小孩子发一些红包,甚是热闹。
老父亲,聊着聊着就说母亲年纪大了,以后这个祭祖的仪式要由我来传承。我欣然同意,我说那我就在家里拜吧。父亲说,那不行,那是你婆家。我说,那我就摆两桌,一桌婆家,一桌娘家。老父亲还是不满意,他说,现在不说这个事情,还是我们来做这个事情吧,以后,我们过世了,随你怎么搞吧。
很多人,可能觉得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有很多习俗就开始慢慢的消失了。父母亲为了响应独生子女号召,只生了我一个,然后为了我的幸福,还把我嫁了出去,我又只生了一个儿子。父亲担心以后我不能传承好这个仪式,心里未免有一些遗憾。我只能宽慰他:“以后,我回到老宅,把这个仪式办好。”他这才开心了起来。
尽管小老头执着得有点可爱,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慢慢的改变或消失。老人要接受它,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