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子》臆说有感
《列子》,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具体展示脱胎换骨,由人走上超人的途径。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千多年来敲打着人们的灵魂,要人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列子》这本古代的子书,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子》《庄子》并列,但相比其他两本,《列子》的流传度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列子》易读难懂。我跟着南怀瑾老先生讲述的步伐,读完了这本《列子》,最深的感受是:深奥不解,只得一点皮毛。
《列子》开篇第一讲中,“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保持后面,就可以保持到身体。很显然,列子想要告诉大家的绝不是这个意思。然后再进一步揣摩这句话,原来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讲一句话,做一件事,都要知道后果。”再进一步思考,你又会发现,如果一个人要能知道后果,那么自然会指导自己当下的言行。然而,人不是神仙,掐指一算就能知道结果的。但有的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心智的成熟,在某些事情上,确实能推理事情的结果。这些人应该称得上大智慧了。读了这一句,我就发现“列子”就像红酒一样,上口不错,越喝越有劲道,最后怎么醉了也不知道。
在读到《爱和被爱》这一讲,其中的“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度”就是”尺度“的意思。我一直觉得“度”这个字最玄乎。把握住尺度才能保持相关事物的平衡。一旦失度,万物则会失衡。万物失衡就会反噬伤人伤己。所以“度”最难控制,颇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局面。“度在身”也就是说,把握度在于自身。而“稽在人”就完全不同了,“稽”就是考察的意思,而考察你,那自然是别人的看法。
而“人爱我,我必爱人”自然也是有道理的。列子认为:你要大家对你好,那么首先要问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你对别人都是冷眼相看,要别人热眼看你,别人也做不到。所以感情往往需要双向奔赴。其实这样的感情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同样是如此的。比如人与工作之间,你热爱这份工作,为它着想,为它消的人憔悴。那么这份工作就会成就你一番事业。有的人说,这辈子最难的是挣钱了吧。其实但凡你挣不到钱,也就是没那么爱钱,也没有为钱真正付出过。比如说你是一个底层的打工人。每个月除开吃喝拉撒,多不下几个钱。这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要多挣几个钱,我应该多做些什么?比如,有没有观察过身边比你挣的多的人,他们的优势是什么?是学历吗?是人脉吗?是勤奋程度吗?是机遇吗?等。那么你有没有为了多挣一些钱,去努力地提升自己,去大胆地打开交友的结界,去寻觅可能的良机,一路上,你遇到苦难逆境,是否吃的了苦,是否有咬牙坚持、实现目标的决心等等。如果你为了挣更多的财富,全心全意地付出过,那么财富或许会来的迟一点,但它不会辜负你!
这本《列子》有很多内核的东西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真正读到它的精华,有的东西,一时半会还真不能理解,需要过了很多年,经历了生活的淬炼,才能深有体会。因此《列子》这本书,不应该只读一遍,它值得终生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