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充电线引发的纠纷
(2022-08-06 16:32:16)前两天,表姐过世了,亲戚们在一起足足聚了三天。曾经年少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年,长久未见的孩子也已经长大了,有的在读初中,有的进入高中了。
大人们在一起缅怀过去,孩子们却无声无息,一改大人之间的热闹。他们在干什么呢?我巡视了一圈,一看所有安静的孩子都在玩手机。大的、小的各个如此。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女孩子突然站了起来,走到自己妈妈的身边,说:“妈妈,我的ipad没有电了,充电线在哪里呢?”她的妈妈呆了一下对她说:“你一直在打ipad,充电线不是你自己在看管吗?”女孩子大声说:“充电线不是你拿的吗?你拿的怎么不帮我看好呢?”女孩子的妈妈也火了:“自己打到哪里,充电线丢到哪里,还要怪我没有管好。”女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坚决不肯认错,她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充电线是我丢的?”她妈妈说:“你从昨天打到今天,不充电才怪呢!你还不认错。”她女儿也不示弱:“昨天,我打的是手机,不是ipad,我没有充电,反正这个事情你要负责。”最后,两个人没有找到充电线,也没有争出一个结果。在大家的劝解下,母女俩才结束了这一场闹剧。
看到这一情景,我不由想到我的孩子,尽管他没有这种与父母死扛的行为。但也经常会出现忘东忘西的情况。对于自己的东西似乎总缺根筋,不管东西贵重如何,重要如何,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在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就喊妈。现在年龄大了,这种情况好一点,但习惯依然在,有的时候还是会忘了一些证件。但我已经不再帮助他处理这类事情。他自己遇到问题,自己去解决,也不再麻烦我。
于是我在想,这样的情况能不能在很小的时候,通过教育来避免。我想应该是可以的。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自己的东西要自己管理好,使用过的玩具要归位等等。那么良好的习惯就会对后续的行为产生指导作用。
可是,因为家里孩子少,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都是家里的人帮孩子代劳了。孩子就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帮他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本身就没有整理东西,归类东西的习惯,从而导致今天的丢三落四。
忽然觉得,教育应该尽早开始,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而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