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个大家又爱又恨的东西,到哪个国家或者文化里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官方的金钱往来很单纯:学生不按时付学费会被列入黑名单;单位不按时发放工资也会被列入黑名单。然而,和朋友交往中如果处理不当,往往成为难以磨灭的过节。和美国人交往中如果出现了金钱往来应该如何把握分寸,既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又不伤害感情呢?
一般来说,和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大家都尽量不谈到“钱”的问题。你也许会看到一办公室的人在休息厅的电视前七嘴八舌地批判政府、不满于工资、津贴、保险金,却几乎看不到两个人互相过问对方的收入、福利、以及家庭支出和投资。金钱在美国是一个很私人的话题,大家一般都避而不提。作为个人,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你需要钱,越多越好。
请客:中国人好请客,酒席结束买单时人们争相肉搏着抢单的情形成为中国餐馆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在美国,尽管好友之间也会偶尔有一方请客的情形出现,大多数情况下则是AA制,美国人管他叫“Go Dutch”。美国餐厅里的侍者也会很自然地问“Together or
separate? (一起还是分开)”,指得也是账单的结算方式。大方地回答一句“分开算”在美国丝毫没有失身份的意思,反而让点餐的人更加心中有数,可以按照自己的预算和口味来随意点菜。以前遇到过中国留学生因为好面子而当着一伙美国同学硬着头皮非要买单的场景,弄得当时在场的美国学生不知所措,充满问号。大家都明白“受之无愧”的道理,尤其是在人与人的关系相对更加独立的美国社会,如果没有充分理由而平白无故地给与对于接受者是一种痛。而美国人也是懂得“礼尚往来”这个道理的,受了就一定要给与,这反而给接受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烦恼和负担,因为他们会从你请客之日起开始盘算如何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合把这个人情还给你。所以,除非是特殊场合:
比如约会的时候想向对方献殷勤 ;轮到你回请;婚礼后对来宾的招待宴会;乔迁后朋友们特意赶来为你庆祝等等,是没有必要争着替大家买单的。
平分的无奈:在美国生活,尤其是在物价和房价都比较高的城市区域生活,“合租”“合购”就成了生存的一种方式。对于合租,共同租住的人一定要“有约在先”,订好时平均分配房租还是按照各自占有的居室面积依比例结算。另外,有些人习惯拜托自己的一位租友集中向房东交纳房租,自己则把应该承担的那部分直接付给租友。这样做是承担风险的,因为首先那个负责将所有人的房租集中交给房东的人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垫付”一大笔租金,加重个人的经济负担;另外,如果自己的一个或者若干个租友违约或不能及时交纳房租,这笔钱就会挂在负责交钱的那个人身上。美国也有好人和坏人,在生活中确实存在装傻耍赖的人。中国人好面子,认为即使损失一些金钱也不愿意伤害感情。但是既然到了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很多事情还是在最开始开诚布公地讲明白为好,以防后患。
还有一种形式的“平分”,这就是一伙人共同外出就餐,可能有人会提出大家点一些不同的菜式来大家分享然后平均分配账单。这种做法有时候是一个好主意,但有些情况下未必受所有到场者的欢迎。每个人的家庭和收入开支情况不同,所以能够用于外出餐饮娱乐的经费预算也就不同。其实美国人也存在“好面子”的问题,即使手头比较紧也可能会硬着头皮和大家分摊账单,但是这样做以后通常会十分后悔。试想,如果一个手头紧的人本来只是想出来和大家聚聚交流感情,随便点个沙拉就可以了,没想到因为同桌有人点了牛排海鲜,自己最终要为一小盘沙拉付出好几十美元,于是之后的一个星期只好每天躲在家里吃方便面。因此,为了不让自己秋后受罪,遇到朋友提议分摊账单而自己经费紧张的情况大可直接告知“我最近手头紧,还是自己买单吧。I'm
not in a position to split the cost evenly, so I'll pay for my
share plus tax and tip.”这样坐在美国并不失利,况且,没准同桌的其他人也正有此意呢。
借钱:无非是借入和借出。借钱到了哪里都是最最敏感的问题,常常成为产生矛盾的根源。美国以国家名义到其他国家借钱,到期还不上,不光国内老百姓七嘴八舌炸开了锅,国际影响也不好啊。国家间的债务好歹还可以赖上政治、经济、自然、小动物……但是个人间的债务就没有那么多责任转嫁的余地了,多少往昔的朋友都是因为借钱的问题分崩离析。和美国人打交道,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个人间的金钱往来。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理财方式以及消费理念有所不同
。美国人收支相对固定,基本上每个月领了工资交清帐单、贷款、保险之后就没有什么灵活资金了,所以能够用于存款和投资的热钱十分有限。美国人习惯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连刚入校的大学生都敢往盒子大小的宿舍里摆放超大屏幕等离子液晶电视—每个月几十块钱的还款他们觉得可以搞定。然而积少成多,每个月几百块钱的房租加上百八十块(取决于多少年还清)的车贷,再加上提前享受的家电产品,别说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就是在职的工作人员也要精打细算才能生存。
因此,不要轻易向美国朋友借钱。不要轻易向任何人借钱,因为一旦出现金钱往来,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的起的。同时,如果遇到被朋友借钱的情况,也大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回应或者拒绝。上面说过,美国老百姓的生活都是很有盘算的,谁的手里也没有大把的存款和闲钱。因此,如果你真诚地表示自己也不宽裕,美国朋友也是会十分理解的。如果你选择把钱借给他人,事先要想好自己能否承受对方逾期不还的结果,另外,对方借钱是真的有急用还是仅仅想给自己添一台苹果产品。
以上是几个比较常见的朋友间谈到钱的情景。想要维护友谊和巧妙处理同事、同学、朋友间的关系就必须让自己对钱在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其中的火候该如何把握?
中国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你不喜欢某种行为以及其造成的后果,就尽量避免将他用在别人身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