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车载广播报告了一则新闻,我的城市昨天有两个青年发生车祸身亡,驾车的20岁,同车乘坐的男孩则只有18岁。广播说,两人的车当时车速100英里时(约160公里时),车子直接撞在路边大树上,两人当场死亡。
走进办公室,我和一位明天就要去拉斯韦加斯度假的同事打招呼,她却显得很沮丧。同事说,“我一点都不能为旅行感到高兴。昨天几乎没有睡觉。我们街区的一个男孩出车祸死了,才20岁,他是我儿子的朋友。”我心里一惊,问道,“刚才广播里提到了一起车祸……该不会车里还坐着个18岁的
男孩吧?”同事说,“就是那个。20岁的是我们那片有名的问题青年;18岁的那个孩子刚刚高中毕业,跟开车的并不熟悉,他的妈妈还曾经欢呼雀跃着庆幸他的毕业。可是昨天他们的妈妈哭天喊地。”看到同事难过感伤,我只好劝说了她几句安慰的话,之后快步走进了我的办公室。
我清晨的好心情被这个城市又失去了两个青年而吹散;同事即将度假的好心情因为看到儿子朋友的去世和两个男孩母亲的哀痛而荡然无存。酒精、毒品、超速驾驶一直是美国青少年中泛滥的毒瘤和社会及家庭的心病。每年春夏交接的毕业季是高中生们精心打扮参加成人舞会的季节,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季节,同时也是毕业生们在交通、毕业旅行、及各种派对中频出事故的季节。这几个月,各大媒体的相关公益广告也播出频繁,常常是通过恐怖的数字、模拟的画面、以及对失去孩子的母亲们的采访来震撼观众的心,希望唤起家长对子女安全教育的重视以及青少年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我的同事自己也有一个20多岁的曾经的问题少年的儿子和两个正在上高中的比较懂事的孩子。同事常常为自己的大儿子感到揪心和头痛,并且庆幸大儿子终于平安长大自立门户,使她得以不必天天着急。今天早晨我在同事的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她作为邻居为别人的孩子的遇难感到难过惋惜,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感同身受和撕心裂肺地疼痛。
如果是留学生的父母呢?他们寄予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和爱,举全家之力将孩子托举到海外读书期待为孩子换来更美好的未来。不论在国内的留学生父母们怎样努力,他们的手也无法伸到大洋彼岸时刻呵护和引领自己的子女,那么,自由中学习生活的留学生们会怎样理解“自由”的含义呢?
记得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有个国内的女留学生在美国高速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去世前两天在自己的网页上发布说“终于拿驾照了,我自由了!”也看到过留学生坐在教学楼屋顶和美国的未成年(未满21岁)人喝闷酒被校警抓了个正着,虽然免于进监狱却作为犯罪记录永久记录在案(在校园全面禁酒的地方喝酒;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还听说留学生参加House
party (美国大学生流行的在某个人家举办的派对),尝试吸毒而身心受损。多少母亲在哭泣呀……
母亲,这个伟大的女人会因为自己年幼的孩子高烧不退而守在床边哭泣;会因为自己支付不起高额的择校赞助费担心误了孩子的前程而默默流泪;会在送孩子留学的机场闸口在孩子转身出关的瞬间泪如泉涌……如果得知自己的孩子遭遇不测,母亲会如何继续生活呢?
原本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青年因为自己不明智的选择死去了,却让我看到了他们背后的母亲们的心碎。生与死往往只在一念之间,那“一念”关系着母亲“一生”的幸福。面对自由,请做出明智的选择吧,不要让母亲哭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