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带来的人生启迪--《美国国家地里杂志》女记者安妮格蕾菲斯
昨天晚上,《美国国家地里杂志》著名的女摄影记者安妮格蕾菲斯(Annie Griffiths)到访我校,我有幸和她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安妮是国家地理杂志最早的女性摄影师之一。她的足迹遍及全美50个州和世界100余个国家。安妮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摄影师大奖,服务于美国领先媒体和主流杂志。她的一双儿女也能够跟随她安全健康快乐的在游走世界中成长。如今,安妮不仅继续她热爱的摄影职业,还协同几位世界顶尖的摄影师同行创立了非营利性组织,帮助妇女接受教育,改变命运。这样的一个传奇女人出场十分平凡,干瘦的她一身邻居阿姨周日去教堂的打扮,完全没有人们印象中摄影师的“范儿”或者风云女性的潇洒浪漫。看到眼前的这个女性,我暗自有些失望。然而,安妮刚刚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她的谈吐风趣、思维敏捷、言语真诚。我承认,面前的这个中年女性是个“狠角色”,不愧于她的名气!

Photograph by Linda Makarov
安妮简介:安妮格蕾菲斯是《美国国家地里杂志》最早期的女性摄影师。她的足迹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并为几十个杂志和书籍出版商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图片。除摄影之外,安妮还致力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和落后地区的妇女。她组织创立了非营利性机构Ripple Effect Images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以及由之引发的贫困妇女生存问题。安妮是个在业内和世界知名的演讲者,也是《国家地理》主打的明星说客。安妮的作品除经常发表在《美国国家地里杂志》上以外,还多次出现在诸如《时代杂志》等知名出版物上(LIFE, Geo, Smithsonian, Stern,
and
Time)。安妮有两部著作。其中一部是她于去年出版的《一架相机、两个孩子和一头骆驼》A Camera, Two Kids
and a Camel。书籍带来的收入基本上都被她贡献于慈善事业。(National Geography: 1998-2008).
如何跻身《国家地理》?
凡是演员都想捧得奥斯卡,凡是人文地理图片记者十有八九都希望就职于《国家地理》。昨晚,安妮再次毫无悬念的被问到如何才能成为《国家地理》记者的问题。安妮毫不犹豫地说“从小做起;索取之前从贡献做起。”安妮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学生时代的她曾经是校报的摄影记者。她开玩笑的说,“现在我有没被发表的图片时总想着寄一些回母校的校报,帮孩子们开阔思路。想当年我采访过食堂之后还在发表汉堡包还是热狗的图片之间纠结,当时还觉得是报道了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从小事做起的思路是必要的。安妮十分感谢自己当年的校报生涯。她还建议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从给与开始,尝试为“需要的人们”提供图片服务,逐渐积累经验,并在业内塑造口碑。所谓“需要的人们”可能是当地某公司的网站,某志愿者服务机构,某小学校等等。机身摄影师行列首先是出于热爱,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当然,自身条件成熟的时候还要学会为自己创造机会,并且有能力设计提交方案,将自己和自己的摄影作品以及创作计划推销给伯乐。
相机是心的延伸
“如何才能拍摄出像您的作品一样与众不同的图片呢?”这是一个安妮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安妮固然提到了一些摄影技巧和构图窍门,但是从她展现出来的热烈的性格来看,安妮能够有所创造简直是一定的:她观察世界、看待人们的态度是那么的天真;她的个性那么活泼开朗;她的思维是如此鲜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相机的镜头时眼睛的延伸。人们的心里想到什么就会通过镜头锁定什么。安妮展示了一幅她最心爱的图片: 画面上是两个身穿传统白袍头戴红白格子头巾的阿拉伯男子,最右边是安妮的儿子查理正无比温馨幸福的一位在中间的那位阿拉伯男子臂弯中。安妮说,“看这个正中间的男子,他的老成严肃近乎恐怖分子办狰狞的面孔让人很难相信他才24岁吧? ”众人“呜~”惊讶状。安妮继续说道,“就是因为911恐怖事件导致美国上下看到阿拉伯男子就把他们和恐怖犯罪联系起来,这是不公平的!这个年轻人不仅对我的儿子友善温柔,更是精通英语有高等学历的青年专家。每次杜克大学到当地研究都全指望着他。而他只是千万友善的阿拉伯人中的一个。”当我再次仔细观察途中阿拉伯青年深色布满细纹的脸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了他眼神中的笃定和温柔,而他身旁依偎着的的当时年仅四岁的小查理的悠然表情和放松信任的体态让我明白,当今社会上很多人总是抛开事件的整体,而功利的锁定他们想要表达的那一部分,进而歪曲了很多实事,达到了那一部分人想要表达的目的。
有爱才有好作品
人们常常问安妮,“你创建的这个什么图片公司关注全球变暖,可是为什么你总告诉人们气候变暖会直接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呢?”安妮说,她在世界各地游走,遇到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妇女。说着,她点击开一幅极其美丽的沙漠图画。金色的阳光,橙红色的沙漠蜿蜒至图片的尽头。“美吗?”安妮问。“美!”众人答。安妮接着发问,“可是在这样的地方,你到哪儿吃午饭呢?”众人先笑,几秒钟之后突然鸦雀无声。安妮随即解释说,这在沙漠中的妇女们承担着找水,运水,做饭和养育等各种劳作。他们常常是背着孩子头顶水缸去找水。全球变暖,沙漠绿洲缩小,水源干涸,这意味着沙漠中的妇女们要步行更远更崎岖的道路找水为生。同时,饮食和奶水都极其匮乏的母亲们无法哺育自己的幼儿,或者由于自身体制弱患上疾病通过母乳传给孩子。
安妮是个有经历的人,除了那些旖旎的风景和美丽的文化民情,安妮也看到过、经历过、感受过战争、灾害、和死亡。然而,她相信人的纯真与美好,相信人的力量,爱的力量。本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安妮每一次带子女出任务之前都会争的孩子们的同意,在他们完全安心和放松的状态下工作。在不能携带子女的拍摄任务中,安妮争取在两周左右完成出差任务,尽管《美国国家地里杂志》每次出差的任务都在2-3个月。安妮说,“作为孩子的母亲,我首先对于他们做出了承诺,因此,我有义务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问及是否因为顾及子女而与绝佳项目或者拍摄机会失之交臂时,安妮笑说“有得必有失。好在我的小儿子今年五月也要高中毕业了,18岁,白白啦!”
安静的倾听安妮的谈话简直是不可能的。昨晚的对话中笑场不断。这个瘦小的脸上有皱纹的女人展示了她的极大魅力,完全征服了我和在场的所有人。安妮在告别时说的话令我记忆犹新:每个人都多少有些天赋能使自己在本职工作之外做点什么帮助他人!感谢安妮的镜头带给我的美感和人生启迪。
附录
National Geography. 1998-2008). Annie Griffiths. Retrieved from
http://events.nationalgeographic.com/events/speakers-bureau/speaker/annie-griffiths/
on April 13, 2011.
图片可参见安妮的个人网站http://anniegriffithsbelt.com/documentary.htm
版权保护,请勿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