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觉记忆-- 留在家乡的无花果

(2008-06-07 02:21:15)
标签:

情感

人的味觉其实是有记忆的,时光可以带走我们的韶华,强加给我们白发和皱纹,但舌尖上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食物,还记得你与她(他)的初吻吗,却可能永远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生命的重要部分。

 

我的家乡是胶东半岛上的烟台。环绕半岛的渤海、黄海和连绵的丘陵山峦,加上得风气之先的酿造业,都为家乡的人们奉上丰饶的物产。在这半生里我无论因工作和求学远游到哪里,关于海里的蛤、蚌、海螺等小海货和大小的鲜鱼,当然还有山上摘下来酸甜可口的各色苹果、长把梨、莱阳梨和茄梨,还有使钢精锅端回来的散啤酒、醉人的金奖白兰地等等的味觉回忆,都不仅存储在我大脑皮层的某处,而且还是谈话的好题材,交谈的对方不见得有何印象,反正自己常常可以陶醉其中。

 

在关于家乡的味觉记忆中,有两样特色的水果,最能引动我的唾液腺旺盛地分泌一把。其一是大樱桃,其二是无花果。

 

先说无花果吧。小时的烟台,没有几座高楼,倒是颇多大小的院落。斑驳的石墙和墨绿的无花果树,给我留下关于烟台旧城的颜色印象。那弯弯曲曲的无花果树枝,顶着巴掌大的肥厚叶子,往往就是院子里的遮阳伞,搬个板凳坐在树下可以就餐,也可以写作业。不过夏日里我的作业却写不踏实,我的心思其实是挂在无花果的树上呢。无花果的树枝可以垂地很近,即使以孩子的身高就能揪住几个晃悠的树枝,幸运的话,枝头就会藏着几个漏网的果实。但能漏网的多数还没有成熟,吃下去小嘴巴一定会被那白色的汁液蛰得肿起来。要吃到那藏着蜜汁的个大成熟的无花果,就一定要有点爬树的猴子身手。好在无花果的树一般不高,树枝又重重叠叠,可以像踩梯子一样向上攀。但要特别当心的是无花果树的弹性不高,每次小心翼翼地接近树梢去够那远处的果子都像是一次冒险,胆子大的代价可能就是连人带果一起掉下来,不仅肚皮上划几道红红的印,膝盖还可能带上点伤。但是无花果的甜香实在是太诱人了,一旦果子到手,从蒂部把绿色的皮小心地撕下来,露出白色的果肉,透着里面的红瓤,一口咬下去那蜜汁盈口,耳朵里还有无数小种子的沙沙响,摘果子的那点险就算不了什么了。无花果多数是绿色的,形状圆圆的略有点遍;最上品的牛奶无花果却是黄绿色的,果子略小,形状也有些长,像南方的大琵琶,味道特别地甜,像我后来在域外吃到的上好草莓果酱多了点奶香。

 

牛奶无花果可不是随处生长,自家院子里的普通无花果,也往往经不起消耗。我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要四处寻觅能摘到的无花果,所以偷无花果就像孔乙己的偷书,对孩子们来说是不算“偷”的。整个夏天大概都是无花果成熟的季节,不仅要爬树而且还需要事先的侦察,那嫩绿的小果芽无需几周就能成熟果,但惦记上了时间就显得漫长,不留神就会被果树的主人或其他孩子摘走。如果某个枝头那个发现已久的秘密果子最终归为自己,那份开心能让普通的无花果子更甜。如果等不及或担心失去,那就抢先吃吧,也顾不上肿起来的嘴唇终究会透露出这份“罪过”。

 

高处的果子实在是没有办法攀爬企及,我们还有工具对付它。一根长木杆顶上是铁丝弯成的爪子,高手能准确地套上果子再轻轻一拧,在伙伴们的欢呼声中如探囊取物,再分享就是放大了的快乐。

 

我喜欢无花果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树上的枝杈有时就是天然的躺椅,在不高不低的两根树枝间躺下,忽悠一下还颇有弹性,头上的浓荫遮蔽了火辣的阳光,抬头还可能发现隐蔽的果子,即使后来经历的椰风沙滩上的吊床也比不上那无花果树上的躺椅舒服。不消说,有的课外书,我就是在树上读完的。

 

奇怪的是,无花果树却很少能够成林,即使家乡的田野上也很少见到。偶尔市场上有老婆婆把自家院子的收获拿出来卖,但总不如“偷”来的香甜。所以我的记忆中,无花果是城里才出产的水果。后来城市发展,无花果树也渐稀少,听说地摊上的无花果到是多了些,但我难能回乡赶上季节。1993年夏天我到了无花果的真正故乡西域的黎巴嫩,发现在那里的市场上无花果竟是四处可见的普通水果,而且价格也很公道。我第一次斗胆驾车沿着地中海滨的公路驶向北方的城市的黎波里,沿途就买上了一大包熟透了的无花果,不仅个儿大,而且剥开来蜜汁充盈,记忆中未见。途中开累了,我和我的师傅,来自武汉的老李,停下车来休息,我一边向他表演剥无花果的手艺,一边讲起了儿时的经历。我们坐在路边,面前是地中海的耀眼细波,海风特别地清爽,但无花果既没有让老李激动,也没有让我自己兴奋。聊了会儿天,我们师徒陷入无语。听周边的树寂寞地响,我忽然意识到了,那最香甜的无花果其实只是在我的家乡,留在了孩童的记忆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