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探索号--少年时的作品 |
楔
零13号宇宙考察飞船正以每秒 五千公里的高速,在太空中向着久别的故乡——地球飞驰。
此刻,飞船休息室里的人们都沉默着,失望后的苦闷笼罩着这个太阳系生命考察团。舷窗外那宇宙空间绮丽的景色在他们的眼中变得那样单调无味。人人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在整个太阳系里,除了地球,人们就真的找不到别的行星上的生命吗?真的吗?
考察团团长、年轻的生物学家杨巍正默默地坐在不为人们注意的地方静静地想着。此时此刻,他对于这个问题比别人想得更多。
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初期,人们就对地球以外的生命有着那样浓厚的兴趣。尽管连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没有保障,但还是创造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许许多多的神话。当人类渐渐地认识和掌握了科学之后,随着望远镜的发明,火星上的“运河”这一观察与想象的产物,又使人们卷进了探寻“火星人”的热潮。这一切曾使多少人如痴如狂,同时又引起了多少探索者的向往。但是,在人类尚未掌握宇航技术前,欲找到地外的生命,只不过是美妙的幻想而已。
如今,人类终于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够在太阳中自由地旅行了。人们又在想象着在别的行星上找到“知音”后的情形,希望自己的幻想成为事实。然而,事实那样无情,人类在整个太阳系中非但没有觅到智慧的“知音”,就连最简单的生命也不曾找到。杨巍率领的这个考察团空手而归,只不过是继以前许多次尝试后的又一次失败罢了。
“又失败了!”杨巍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但同时又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心里喊:“不,这不是失败,这仅仅是大自然的安排。”
为了让自己的思绪安定下来,他从衣袋里取出了一面镜子,一块非常精美别致的小镜子。从里边映出了一张英俊瘦削的脸,一头浓密的黑发;粗黑的眉峰下两只明亮的眼睛中有几要血丝,无疑,这是半年来繁忙的考察工作给他留下的。
“看啊地球!”有人惊喜地伏在舷窗上叫起来。远处出现的那颗星尽管比别的星亮不多少,但飞船上的人怎能认不出自己生活的星球呢?全船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因为看到地球就意味着离地球已经不很远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即将与亲人团聚的喜悦,象一股清甜的泉水涌上了心田,冲淡了人们积在心头上的苦闷。他们为看到地球而欢呼。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考察生活中集体谱写的歌曲——《地球,我的故乡》:
蓝白相间的星球,
我们世代生活的地方。
你是人类的母亲,
你是我们的故乡。
巍巍高山使我勇气倍添,
茫茫大海叫我心胸宽广。
……
歌声使整个飞船里的人都聚到休息室里来了。唯独杨巍却心事重重地踱出了休息室,来到了驾驶舱。从这里透过舷窗向外望去,那漆黑的宇宙中,一颗颗星星象镶嵌在黑幕上的金钉,光芒四射的太阳,在飞船的右舷象一团耀眼的火球。阳光透过变色玻璃射进来,使船舱就象地球上的白天一样。一盆洁白如玉的水仙花在杨巍的身边散发着幽香。他凝神地望着前方那颗越来越大的行星,心里反复叨念着:“地球,太阳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以前,他曾对这话表示过怀疑,认为在别的行量上尽管条件恶劣,也可能存在着生命的其它形式。可是铁的事实使他的希望破灭了。
驾驶长等了一会,见杨巍毫无反应,他忙扳住他的肩头大声地说:“团长,请快点穿上宇宙服,作好准备,再有五分钟就要减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