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章--再见吧地球(一)

(2007-01-03 23:15:56)

第一章 再见吧,地球

    在宇航员休养院内的一幢米黄色的小楼中,杨巍正在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这里。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他满面红光,精神饱满,和考察结束时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当他把随身的每一件东西都整整齐齐地放进手提箱后,又拿起了写字台上的一份《健康状况鉴定书》,这是出院前的身体检查报告。他坐下来翻阅着,在最后一栏里有院长亲笔填写的结论:“杨巍同志各项健康指标均达到宇航员的标准,适于进行长时间的宇宙航行”。

    看到这里,杨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把鉴定书合上,自言自语地说:“对于一个生物学家,那些没有生命的行星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他靠在椅子上,想到即将去科学院报到,心头又涌起一阵遐想:太阳系生命考察计划是我提出的,然而我们现在在整个太阳系,连最简单的生命物质也没找到。人类要寻找“知音”。看来只有到遥远的星系去了,但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嘟嘟,嘟嘟。”手腕上的电子手表象沉不住气一般,急促地响着,提醒杨巍现在已是下午四点钟了。

    他站起来,扯扯衣襟,提起了手提箱,正要迈步,“嘟嘟……”又是一阵响声,这次是从电视电话中发出的。“又是谁呢?”杨巍打开了电视电话的开关,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杨巍一眼就认出了他是父亲生前的挚友黄涛。忙问:

    “黄叔叔,有什么事情吗?

    “那当然罗,”黄涛笑了笑说,“快点到宇航部来,我们有重要的事情面谈。”他在“重要”两字上加重了语气,脸上泛出了一种严肃的表情。

    “但是我必须马上去科学院报到。”

    “不必了,我们已经与科学院联系过了。这是工作上的事情。”

    “那我马上就到你那儿去。”杨巍爽快地回答。

    “对,越快越好!”黄涛连声催促着,看得出颇有几分激动。

    杨巍关上了电视电话,提上手提箱走出门去。几分钟后,他驱车驶出了休养院的大门。

    车外的景色秀丽如画,一望无际的稻田象一块块碧绿的毯子平展展地铺满了大地。高速公路西旁矗立着钻天的白杨,在微风下哗啦哗啦地响着。

    杨巍靠在车座上闭目养神,任凭“电子司机”驾驶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驶向座落在郊外的宇航部。他对于在宇航部担任要职的黄涛叫他去谈“工作上的事情”感到疑惑不解。

    事情一想得多了,他便觉得有些疲倦,随手打开了车上的电视机。荧光屏上端庄的女播音员正用清脆的嗓音报告当天的新闻:

    “据本台记者报道,在小行星带中的谷神星是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宇宙飞船‘探索号’现已竣工。这将是人类向太阳系外发射的第一艘恒星际载人飞船。它标志着我国、也是全人类的宇航事业又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根据可靠消息,这艘飞船属于最新型的冲压式飞船,靠核聚变作动力,能量来源于宇宙间的星际物质。它能够在十几年内飞到距地球十光年左右的恒星去,而宇航员在飞船内却会感到只经过了几年的时间。宇航员的人选将由宇航部来研究确定。由于这是一次遥远的探险飞行,宇航员中将包括各类专业人才。人类在太阳系寻找生命的希望虽然随着杨巍团长率领的太阳系生命考察团的归来而落空,但是,‘探索号’飞船也许会开辟使我们同宇宙人共叙友情的新时代……”

    听到这里,杨巍的倦意顿时荡然无存。他把黄涛的电话和刚才的新闻联系起来,得到一个几乎可以肯定的答案。“莫非是……”他立即兴奋地命令“电子司机”:“快,加快速度。”

    车身猛地一震,速度明显加快了。他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顺手打开了车窗,让迎面的清风吹拂着自己的头部。然后全神贯注地观看电视屏幕上的古典舞蹈《春江花月夜》。淡员翩翩起舞,婆娑的舞姿使杨巍为之陶醉。

    车子平稳地停下来,并且自动打开了车门。杨巍步出车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路,径直朝那幢乳白色的大厦快步走去。他不时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色:这里简直象一处幽静的公园,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都在这里落了户。亭亭玉立的水杉,郁郁葱葱的银杏和翠绿的棕榈、芭蕉混杂在一起。争妍斗艳的鲜花和碧波荡漾的鱼塘,将这里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姿。轻捷的云雀,美丽异常的极乐鸟和欢快鸣唱的画眉,又为这里增添了情趣。

    杨巍深深地呼吸着那清新宜人、带着花香的空气。他对于眼前这些本来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能够生活在一起这一现象,毫不感到奇怪,因为这是生物遗传工程使它们改变了对环境的适应性,它们几乎变得到处都可以生存了。他加快了步伐,心情在这鸟语花香的环境中稍稍平静了一下。转过弯来,迎面有人在喊他的名字,杨巍定神一看,原来是黄涛正从大厦里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这个当年曾首次登上“土卫一”的宇航员,明显地衰老了。两只大眼睛虽然还是那样炯炯有神,但岁月已在他的眼角深深地刻上了鱼尾纹。还有那灰白

的两鬓,也在告诉人们,他是个已过中年的人了。杨巍赶忙加快脚步,抢上前去握黄涛的手,深情地喊了声“黄叔叔好”。黄涛微微点了下头,算是应答,然后郑重地说:

    “杨巍同志,请到里边来谈吧。”

    杨巍的心情更加激动了,他从黄涛的语气里知道,这一定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两人默默无言地通过寂静的走廊,来到黄涛的办公室。黄涛伸出手来让路,“到了,请进。”说着推开紫红色的门,把杨巍让了进去,拉着他坐在靠着落地窗的长沙发上。杨巍刚要开口,黄涛又象想起了什么似的站起身来,走到一张办公桌前按了一下按钮,于是,从桌子上一条不为人注意的细缝里,吐出了一张精致的卡片。他拿出来看了看,又倒了一杯茶,然后把卡片递给了正在那里向哪四周张望的杨巍。

    趁着黄涛倒茶的机会,杨巍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子。他发现,这里看起来富丽堂皇的一切竟然全部是塑料制成的,做得是那样精巧,象天然的一样。对面墙上那幅精美的“西双版纳”壁画不时飘来沁人心脾的花香。

    “看看吧。”黄涛把卡片递到杨巍的手里后,又把那杯茶水端到紧靠杨巍的茶几上,缓缓地说。

杨巍急忙看了一下卡片,心猛地收缩了一下。这不是卡片,而是一张聘书。上面用醒目的金字印着:

 

    兹聘请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扬巍同志参加“探索号”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宇航部

 

    杨巍没有再往下看,一切都明白了:“果然不出所料。”他抬起头来,看到黄涛正注视着自己,那眼神仿佛在问:“怎么样,同意吗?”他急切地问:“飞往哪儿?

    “波江座£星。怎么,你没有听说过它吗?

杨巍忽地站起来,一拍脑袋:对呀,怎么能把它给忘了呢?他知道,早在二十世纪,人类就开始了搜寻地外生命的伟大工作,其中有一个“荷兹马计划”,据说曾成功地收到了从波江座£星的行星上发来的一连串的激光间隙脉冲,经过破译,认为这是在£星周围的第四颗行星上发来的。这颗行星上的高等动物与地球人外形十分相似,只是每只手有六个指头,因此他们那儿是采用十二进位的计算系统。在这份信息中还指出,£星的第三颗行星上也有生物存在。选择这个目标,当然是十分明智的。这样一来,探寻地外生命的成功把握就增大了许多。想到这里,杨巍乐得闭不上嘴,大声说:“我愿意参加,太愿意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