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鲁问水集》孙义福序:齐鲁水文化的一颗明珠

(2022-03-25 14:03:18)
分类: 《曼参园丛稿》

《齐鲁问水集》孙义福序齐鲁水文化的一颗明珠

 

微信上先看到党同如先生的《齐鲁问水集》初稿,秉灯夜读,不忍释卷。初读一遍,即为之震撼,为之欣然,为之感佩!

自古以来,治水安邦,兴水佑民,青史有论,口碑相传,可谓造化神州,功德无量。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十三载,疏九河,定九州,黎庶安居,天下归心。其子启因此而建立夏朝,华夏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春秋战国时,管子首次提出:治水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并亲自筹划兴利除害,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宋国为消耗秦之国力,派水利专家郑国去游说开渠,却造就了秦国粮丰草茂,为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隋炀帝虽荒淫无道,但他开凿的大运河,却为盛唐问世提供了有力支持;自东平湖以下至浙江杭州,至今大运河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康熙亲政后,把漕运、河务、三藩列为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尔后才迎来了“康乾盛世”。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除水害、兴水利、保证安全、造福百姓方面,更是开辟了崭新纪元。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九四七年,就组织解放区人民群众堵复黄河扒口、决口、导沭整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力,治理大江大河,建设水库塘坝,兴修农田水利,创造了人类奇迹。

苍天作证,大地作证,历史作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水也是文化之源、文化之根。老子由衷的感叹“上善若水”。诸子百家论水的名言也很多,以诗词曲赋等文学艺术形式写水的名家名作也不少,有些传颂至今,脍炙人口。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东籍的宋之仪“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李杜苏辛等名家力作,许多都与水有关。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赵翼论诗讲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需要诗人们用崭新的境界、鲜活的语言、丰沛的感悟,去描绘、去讴歌、去吟诵。特别是就某个重大题材,去系统地、完整地、深邃地推出集成的精品力作,更好地反映和展示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时代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重大进步,尤为难得。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推出了《诗咏运河》系列组诗,产生了重大影响。党同如先生这次以山东境内的三十九座大型水库为题材,写出了三百八十四首五言律诗,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为之一亮。细读之后,我体会较深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全景展示,波澜壮阔。这三十九座大型水库,绝大多数都是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老人们都知道,那时候我们国家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来说,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各方面条件还较差。尤其是遭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上偿还原苏联的债务,困难和压力难以言说。可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党领导人民“与天斗、与地斗”,肩挑筐抬,兴利除害,硬是在齐鲁大地上,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从而彻底改变了旱涝灾害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屡遭重大损失的局面。我到峡山水库去调研时,深深为这种时代奇迹、伟大精神而感叹,也写过一首七绝:“峡山老友话当年,十万农工斗暑寒。旱涝连灾成旧史,一湖碧水送甘甜。”作为一个水利工作者,这些大型水库我都去过,但却未能用诗词去全面描绘。党先生这次则以如椽之笔,给我们展现出了全景式的一幅幅画卷、一篇篇史料、一曲曲颂歌,可谓是山东大型水库的“小百科”,齐鲁水文化的一颗明珠,令人肃然起敬、拍案叫绝。

二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三百八十四首诗,都是围绕着“齐鲁问水”这一主题展开的,但其内容却非常广泛、充实。或咏物、抒怀、吊古,或记游、会友、寄志,或抒写家国情怀,或放歌山水田园。如写东平湖的二十二首诗中,这些方面都已涉及。屈子有《天问》,虽是忧国忧民,却亦抒发己怀。而党先生之“问水”,既问历史,又问现实,既问天文,又问地理,既问古迹,又问风情,可谓高山流水、黄钟大吕、气吞山河、思飞千古、五彩缤纷。如写岸堤水库,从《云蒙湖访友》起笔:

吞拿山色秀,水雾润沂蒙。

气紫发蛟骨,波平镇海风。

飞帆飘万壑,流韵醉千盅。

翁住仙岩下,衔光百世功。

继之《坝址汶梓汇流处》,尔后《尧山寨怀古》《司马寨》《坦埠中山寺》......结之“《蒙山集》有寄”,计十二首,品味之后,能不感叹“你我烟霞客,闲翻日月笔。”能不悠然“吾亦其中醉,五年暂隐栖”。从“问水”中,我们既可欣赏山东大型水库的碧波荡漾,又可领略周边的名胜古迹,贯古通今,乐览山水,可谓仁兼备,不亦乐乎,不亦壮乎,不亦美乎!

三是情真意切,奇语美。艺术的关键是真与美。所谓真,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真情才能有实意。这种真,首先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为了真,党先生两年时间在工作之余,自己驱车一万余公里,翻山越岭,穿街走巷,乘舟破浪,访友拜老,信知陆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深邃哲理。只有情真才能意切。王国维《人间词话》特别强调贵在意境。这种真意,按梅尧臣看来,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归根结底,党先生的《齐鲁问水集》,洋溢着家国情怀;以“奇趣为宗”(东坡语),用典雅、精美的诗句,呈现了一个个“心灵的活的雕塑”(艾青);让我们领略了齐鲁大地上“问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战天斗地的英雄风采、水文化的“三生六安”之利害。尤为可贵的是,三十九座大型水库周边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红色基因、时代风貌,无不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如在《跋山水库》十二首诗中,《跋山兀儿崮》是描绘自然景观,《老龙潭》是歌吟人文景观,《诸葛镇》《南洼洞旧石器遗址》等是咏史抒怀,《葛庄伏击战》《跋山烈士陵园》是传承红色文化,《凤落院村》《冯沅君教授参加工地劳动》《郭沫若为溢洪闸题字》则是讴歌时代精神。纵览洋洋大观,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感悟深邃的哲理。

四是格律严谨,文字简约。近体诗对平仄、韵律、对仗等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律诗相对于绝句而言,规定更严,尤其在起承转合和对仗方面。人们对“老干体”早有抨击,更无需提近来引起舆论大哗的“屎尿体”了。党先生这部诗集,如一串串珍珠和翡翠,全部用五律赋就,且是一气呵成,实为难能可贵。细读深思,犹如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给人一种美的韵律的享受。这种功底,固然与党先生的学识、经历有关,当然更与他炼字炼句、精益求精的追求有关。他的五律,可谓言简意深、韵味十足,展示了其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零二一十二月中旬讲话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我认为,党同如先生身体力行,《齐鲁问水集》就是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值得借鉴和推介。

袁枚《随园诗话》中讲:“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托尔斯泰《艺术论》强调:艺术是“能够把自己的感悟与别人分享的一种表达。”诗词的魅力在于感染并影响现代人乃至后代人。在这方面,我认为应当向白居易学习。实际流传至今的唐诗宋词绝大多数都是通俗易懂的。在这方面,如果假以时日,精雕细琢,党先生的《齐鲁问水集》应会得到更多社会大众的欣赏。

是为序。

2022,3,24

 

【作者简介】孙义福,男,汉族,19538月生,山东文登人,曾任菏泽市副市长、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兼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党委书记、局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经济一组与农业界召集人;现为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特聘教授,水利部、省政协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