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之王,武夷水帘——2008年游记:7.3 武夷山(4)

标签:
自助游2008武夷山大红袍茶叶水帘洞自然保护区旅游 |
分类: 2008年旅游 |
7月3日
武夷山 晴
说起武夷山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那驰名中外的“茶中之王”——大红袍了。据说真正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来武夷的旅游者,无不想一睹大红袍茶树为快。大红袍生长在一座陡峭的岩壁上(游人只能远望),我连那一共有几棵茶树都没看清,当然看不出有好几百年的树龄。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真是很不了解,还处于“牛饮、解渴”阶段,所以也说不出大红袍有什么特别的(有机会一定研究一下)。
不过在武夷山内茶园倒是随处可见,山岩溪谷间,布满层层叠叠的花园,小的单株如盆景,大的成片如茵,煞是好看。
从大红袍——水帘洞也是两条路;(1)是原路返回到车站坐车到水帘洞。(2)是走2770米山路到水帘洞。没有话说当然是走山路,这一段路很值得,不但人少、而且景色很好,沿途峰岩有的孤立,有的斜靠,有的高仰,有的如迭,有的如劈,奇形异势,难以名状。山涧溪涧纵横,飞瀑悬垂,奔雪喷雾,山鸣谷应。岩坡峰巅上,古松环青,修竹摇翠,山花烂漫。
同时还能看到武夷古人居(建造在悬崖上的木制结构)和鹰嘴岩等景观。只不过在“流香涧”我真的没有闻出有什么香味。
听到水帘洞,大家不要和西游记联系上,此水帘洞非彼水帘洞。武夷山的水帘洞真令我失望,
可以说这里既没有水帘也没有洞,只有很细的一点水(线状)从大约30米高的石壁上飘下来,我用长焦距镜头才捕捉到一些水珠。这与常人眼里水帘相差太远了。大约是我眼拙看不出哪里是洞。至于那“龙凤呈祥”我觉得更像是“狗头和鸡头”。
离开水帘洞时我又看见昨天在大王峰遇到的那团台湾客。还是同样的打扮。
还有一个莲花峰没有去。但是时间有点晚了,因为还得去火车站买车票,只好留下个遗憾,下次再来。毕竟“月满则亏”嘛。
我对武夷山总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听说自然保护区主要是看各种鸟类和猴子还有就是漂流。我觉得这些东西不值得我千里迢迢来玩,加上要价不菲就没有去。说起自然保护区还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据说那里是禁止外国游客的,原因是那地方大约100年前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被一个外国人掠夺了很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是我在旅舍和听一外国人说起的,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有限可能理解得不准确。如果这是真的话,我觉得很荒唐,现在的社会都那么开放了竟然还有这么狭隘的观念,照此类推,英法游人都不能再进北京,日本人都不该再来我中华,退一万步讲,真有个外国人要偷那些植物,他不会给钱让当地人偷了卖给他吗?订这规定的人很白痴,白白浪费很多旅游收入。
我感觉武夷山如果不去自然保护区两天就够了,倘若山也不爬,一天半足矣。我由于预计失误,所以在做计划时安排了三天的时间,现在只好赔给旅舍定金去福州了,不然在这就是浪费时间了。
最后借用一下12岁的柳永的诗句来形容一下武夷山“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鳞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軿。”
下面说一下在武夷山的见到的人。
首先是我们住的枫枫青年旅舍的前台接待,一个嘴巴很厉害的女人,能把她向你推销的各项服务说得天花乱坠,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交给她。不过凭心而论,她对武夷山的介绍给我制订游览路线大有帮助。枫枫提供的服务还是很不错,价格也很公道。
其次是我们在旅舍里遇到的一批来自南京大学的本科生,十几个人,有男有女,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带队老师,听口气是大四出来实习的。在武夷山旅游时还分成两个小队,之间配备对讲机,一路上还不断的联络以确定行走路线,搞得和专业探险一样,其实武夷山景区内的路很好认的,根本没有那个必要,瞎折腾。而且他们在旅舍内的花销也很大,然后竟然都被那老师变相开发票报销了,当时枫枫的前台说只能开某种发票时,他还亲自动手教人怎么开。联想到我们2006年去桂林实习时带队老师的吝啬,真是羡慕啊!学生时代就能公费旅游。
然后是和我们同天入住枫枫的一家五口里面的爷爷。那老头很有意思,拿着本离休证(免门票),每天就去景区里转转就出来,然后很悠闲的在旅舍看报纸,任凭前面提到的服务员巧舌如簧劝他去玩那些付费项目,他也不为所动,让店家都很无奈(因为枫枫的客房比较紧张,都是住满的,店家当然希望他的所有客户都尽量地消费了)。相信他心里一定说:我就是来休闲渡假的。
最后是我们在朱熹纪念馆前遇到的一个父亲和他的一双儿女。由于他为省钱只买了有效期为一天的门票,所以有很多景点今天已经不能进去。所以他在不断地哀求一个带团的导游,求他带自己的儿女进去,即使给钱也在所不惜。唉,既知如此,当初何必省那10元的差价呢。
武夷山花费:
门票:300+200(漂流)=500元;住宿:120+30(毁约定金)=150元;吃饭:92元;坐车:45元。合计:7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