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览色,妩媚九曲——2008年游记:7.3 武夷山(3)

标签:
自助游2008武夷山九曲溪天游峰云窝桃源洞朱熹纪念馆旅游 |
分类: 2008年旅游 |
7月3日 武夷山 晴
武夷山天亮得很早,5点钟天就大亮了。毕竟经度与南宁差很多。
今天的第一站是天游峰。武夷山有句顺口溜:“不登天游峰,不算到武夷!”,由此可见天游峰在武夷山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故有“武夷第一峰”之称。天游峰为武夷第一胜地,高耸于群峰之上,每当雨后晨昏,云雾飞腾,忽疑波涛千顷,远近诸峰只露峰巅,似座仙岛,给人以置身仙境,天上一游的感觉,故名。峰腰有观瀑亭,前望雪花泉飞流直下潇洒飘逸,回首云海苍山,九曲如练;峰顶有天游亭、一览台、凭栏远眺,九曲奇景尽收眼底。观云海、看日出、望夕阳、赏名月堪称“天游四绝”。不过这四绝我是一样也看不到了,因为我碰到的是一个大晴天,万里无云,太阳直射在游人的身上,让我感觉我们脚下的天游峰著名景点“晒布岩”(晒布岩为天游峰下一座如刀削斧劈的巨大岩壁。由于长年雨水冲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岩壁上布满了条条流水痕迹。从九曲溪上远望,每逢雨天,涓涓细流飞泻而下,仿佛素练悬天;如遇夕阳照壁,则见岩壁条缕分明,形如仙人晒布、故名。)应该叫“烤人岩”。另外据说天游的景色,四季不同,阴晴朝暮,变幻万千:晴天,真容显露,一览无余,具纯真之美;雨天,烟雨蒙雾撩绕,尤如一幅山水画,具朦胧之美;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云海涌动,峰岩沉浮不定,如蓬莱仙境可见女头佛光。日出时分,云海渐消,朝阳辉映丹山;月明星稀,四野寂静,清风送爽,银光洒满大地前后,偶有雪片飞扬,溪山银妆素裹……(不过想来要看全这样的景色非在这武夷山中住上一年不可,绝非我们游人所能得见)
我们从茶洞近年新辟的蹬道攀援而上,崎岖险峻,据说台阶是888级,感觉难度比昨天登虎啸岩要大一点,但不如大王峰。尽管烈日当头,但依然游人如织。不过在这险峻的山路面前望而却步的人也大有人在。天游峰顶不愧是看武夷山精华景色的最佳地点:碧绿、蜿蜒的九曲溪绕行在秀丽的山峰之间漂亮极了(而且我自我觉得这张九曲溪的全景照有专业水平)。从天游峰下山也是两条路:近路是从天游峰经云窝下山。远路是多走1700米经桃源洞再到云窝下山。我们当然又是选择了多走路的远路(因为这样可以多看一些景点,使自己买的门票更值一些),从天游峰——桃源洞的路
上同样是潺潺流水,山幽鸟鸣,绿荫环绕。桃源洞没有什么看的就是一个老君像,我的感觉是不如泉州清源山的好看(应该是从那抄袭过来的)。倒是从桃源洞——云窝走“疑无路”很有意思,虽然险一些、但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很好,刺激!
我一直不理解云窝是什么意思,到那后发现旅游团的游客们都在那休息,没有导游在做讲解,后经多方打探才知道这里奇峰峻拔,巨石参差,形成十多个幽奇的洞穴,常年云雾缭绕,变幻莫测,故有云窝之称。可惜能看到这样美景的机会很少,平时就是看一个大草坪以及一些后建的供游人休息的亭子,没有什么好看的。我的运气一向不大好,所以也无缘得见。不过出云窝后有个不记得什么名字的山洞里面很凉快,当地人夏天就去那避暑喝茶(当然他们进出免门票)。
朱熹纪念馆是一个免费的景点(也许是让大家都来体会这位理学圣人“格物致知”的思想,但我就我想来,这种深奥的哲学问题不是人人都能有所感悟的),里面主要是讲一些朱老夫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和武夷山的缘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康熙皇帝御题的“紫阳书院”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