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班六课作业三:保持一颗空杯的心

(2013-09-26 22:49:53)
标签:

文化

陈清贫

第六期

写作培训班

作业选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自从进入“陈家大院”受益匪浅,不仅见识清贫老师的博学和教课的精心严谨,也看到班委成员的热忱和尽职尽责。当然,更见证学友争先抢后发表作品的“奇迹”。感叹之余,想到自己。

    记得刚入群时,急吼吼地就把共享里的课件全部下载下来,恨不能一口气儿看完。结果,贪多嚼不烂。随后,陈清贫老师开课,其余十大班委成员齐上阵,一时间感觉自己真有些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特别又看到没发过稿件的同期学友都上了大报,既羡慕,也犯急。

    说来,自己也非一点文学功底也没有的人,又喜欢写作,可怎么就不能沉下心写沉下心学?怎么就不能也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随时记录所思所感?既然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拓视野和学新知识,为什么就不能安静认真地揣摩各课件的精华?

    再这么下去,我想还是写不出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文字。

    懊恼迷茫中,老师第六课提到的“空杯”一词,忽令我感触很深。原来,自己现有状态的罪魁祸首,正是心里的那个杯子装有太多的杂物和糟粕啊!

    课后又做自我分析,意识到以后不仅不该再惦记过去种种小小的收获,也不能太注重将来会有怎样的结果,唯一该做的就是把心里的那个杯子倒空,把曾经重视在乎的东西倒掉,重新拥有归零和空杯的心态。

    佛家讲“一空万有,真空妙有”——空,确实是人生至高境界。而空杯心态,更是人生一种永往向上的姿态。只因,空杯就是一个不断清洗大脑和心灵,不断与时俱进,汲取新养分的过程。任何人都应该及时拥有空杯心态,而不是骄傲自满和固步自封,只有尽可能放空心的杯子,生命、生活和学习才会得以吐故纳新,枝繁叶茂。

    所以,既然喜欢写作又想写好,那就要随时充实头脑和灵魂,这也就得养成多读多练的习惯。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以后做一下重新规整。首先,打开心胸和大脑,去除糟粕,为新养分的注入留出空间。

    其次,不再急于掌握各种课件,先学好主课程和自己喜欢擅长的写作类型与方式,彻底掌握之后再攻别的。

    最后,做一个永不满足永保活力的写者,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知,用文字去触摸这个美丽世界。(陈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什么都不懂。”我想,此刻,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这句话最能表达我的内心世界了。

    第一次知道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是在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时候学费好像才一千多,相当于我当乡村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当时还是有些心动,但由于自己上网时间不多,就一拖再拖,三年期间我一直关注陈老师的微博和空间,直到今年学费已经涨到两千多了,我才下决心加入进来。(为此还被家里人调侃)

    入群第一天,我在说说里写下两个字:忏悔!!!很多了解我个性的人不解,焦急地回复或打来电话问我怎么了。他们不知道,我在“忏悔”自己的自以为是,没有早点加入陈家大院,没有早点学习《写作赚钱18技》。

    是啊,说“忏悔”,一点也不矫情。在没有进入陈家大院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写手,虽然谈不上作家,但是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我一直很孤傲,打心眼里看不起本地这些作家群的人。

    甚至,连我市的最大报刊《昭通日报》我也不屑一顾,不愿将自己的稿子和名字出现在上面,很多时候在本地发文都是用同事的名字,帮他们赚分数好晋级职称。我一直抱着自己写过的几部不值钱的长篇小说,翻来覆去地改。

    而进入陈家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六周下来,陈老师的课件以及师兄师姐们分享的经验,真的让我感到震撼,这一切都是我所不知道的。

    同时,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和恐慌感向我袭来,我甚至连山西的笔会都不敢去参加,觉得自己在写作上就是个小学生,无法和大家相比。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拼命看书,每天手机挂着QQ,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慢慢地,我反复咀嚼老师的课件,反复斟酌师兄师姐们分享的经验,开始尝试写一些段子和随笔、散文,开始慢慢把前面的作业补上来。

    第六课后,老师的作业是《保持一颗空杯的心》,题目出来后,我豁然开朗,原来我需要的就是把以前那些浑浊的水全部倒掉,慢慢注入干净清澈的水,只有这样,这一杯水才会永远清澈。

    看到卢国斌师兄的经历,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要有选择性地开始阅读、大量阅读,并且做好勾划、摘抄、背诵,我要慢慢地给这个杯子一点一点注入清水……

    进了陈家大院,就是进了宝山;选择了空杯,就是选择了永远超越!(雷华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转眼来陈家大院已经二月有余了,我也经历了从最初看陈老师博客的热血沸腾,到现在的惶惶不安和不知所措。本来以为写作就是随心所欲的事,也随着自己的性子,偶尔写点东西。

    看了大家的作品,看了老师对自己几篇作业的评语,主要是文笔不优美,有种一下子找不到南北的感觉。文笔不优美,自己也知道,怎样去提高,就有点迷茫了。

    反反复复看了几位班委的课,感触挺深。卢国斌班委提出的:博览群书,摘录,背诵。这三点是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提高写作水平的秘笈。要说读书,可以说只要是喜欢写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

    关键是读了这些书,你记住了多少,你学习到了什么?我也很爱读书,尤其是看见好的书,买回来,读过就束之高阁。十天半月后,书里的内容忘记了,也没有什么收获。如果,我能像班委所说的那样,博读加选择性摘录,摘录再加背诵,那书中的营养不就全部被我吸收了。

    听陈老师的课,看班委们写的文章,我才明白,其实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勤学勤练勤思考。学习写作和学习任何技能一样,必须脚踏实地。

    今天,我就试着背诵了一篇罗兰的《秋颂》,结果让我欣喜万分。随意的翻看和背诵区别真的很大,文章里描写枫树用“经霜的素红” 、“临风的飒爽”,描写秋风“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每个词都用的那么贴切那么优美。

    我就在想,如果自己写秋天的景色,肯定不会用到这些词语,结合老师文笔不优美的评语,差距一下就看出来了。自己的文章文笔干涩,词语匮乏,就是记忆中可以用到的词语太少了,说到底就是自己平时看少了,记少了。

    几位班委还从新闻的写作,投稿的技巧,应时稿件的写法等很多角度,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入手,循循善诱地对我们这些初学的人,讲了许多秘笈性的写作知识,这些东西书上是看不见的,感谢班委作为大院一员的无私奉献。

    还有几位新同学,严格按照老师及班委的要求,努力学习老师的技巧,并把这些技巧用于实际写作中,已经小有收获。我要像这些新同学学习,学习他们学以致用的方法,争取早日有收获。

    我决心从现在起,每天背诵一定篇目的优美散文,哪怕一个小小段落,仔细揣摩别人描写同一件事是怎样用词达意的,做好摘录。牢记“书读百篇,其意自见”的古话。

    平时,养成多读,多背,多思考,多写,多请教的好习惯,随时保持一颗空杯的心。(宋红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年以后:知音大院再见赵美萍(图)            盲人学生王忠礼:知音传媒圆梦(图)

 

学习委员曹文学:写在发稿一百篇之际            学员王珍: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毕业杂

 

粟渔首座:青岛笔会段子集锦(组图)            写作班学员李润前演讲稿:为梦想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