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个杯子有些浑水,不管加多少清水,仍然浑浊。但若是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清水,它始终清澈如一。
我曾经写过一些文字,我以为,我自身的半杯浑水足以让我在老师的微微点拨下,茅塞顿开风生水起。可是我错了,进入陈清贫写作培训班几天以后我就发现,我那自成一派的文字根本上不了台面,我那可怜的写作知识根本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地跳进文字的海洋里又搓又洗。
进入学习班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像奥特曼背后的小怪兽一样默默地看了群共享全部的学习资料,默默地把五个班委分享的写作经验找出精髓抄在本子上仔细揣摩。
上了六节课以后,我毅然把自己杯子里的浑水倒掉,缓缓地倾入着老师和班委毫不吝啬分享的清水。
班委们就好比去西天取经的几个师兄,在文学造诣上各有千秋,又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及朴实的心。他们几乎倾其所有把自己的写作武艺教给群里的同学们,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点灯熬油地帮助新学员指点作品。
最令我感动的是陈老师,修改作业时小到一个标点,大到整个段落,修改的地方都用红色字体清晰地标出,让学生一目了然错在哪里。
经过老师不断的指点,我终于在第六课作业时获得了78分的好成绩,基本达到了发稿水平。六节课,仅仅是在我进入陈老师学习班的一个多月以后,我就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可以投稿了,我欣喜若狂。
看着群共享里大量的关于写作的学习资料,看着老师授课的内容笔记,我越发的觉得,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不经过系统地培训,不经过老师精心地指导点评,会在自成一派的写作弯路上越走越远。
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
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学习写作,也是如此。(苗雨凡)

刚才翻看和老师的聊天记录,才发现加入陈家大院已经有四个月之久了。从初夏五月到初秋的九月,中间是一个炙热的夏天,犹如我加入陈家大院的内心历程一样。
为了自己的写作兴趣能有一条清晰的前进道路,我寻寻觅觅找到了陈家大院。推开这扇虚掩着的大门,看到了大家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乐观热情,谦虚好学的生活态度,我在刹那间爱上了这个大家庭。
老师经常给我们树立榜样,讲着师兄师姐的励志故事,每一天都有师兄师姐的作品发表于全国各大知名报刊,可谓是捷报频传,看得我是眼红心热,血脉贲张,内心好似由星星之火燃烧成了熊熊烈焰。
仿佛师兄师姐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仿佛陈老师具有了超能量,经他的一番点化,投稿发表是轻而易举的一件小事。
自此,按时上课,作业也基本能按时交,虽然作业只能打70分,离老师的及格线还有一定距离,但我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在往前走着。突然有一天,老师说六期学员王怡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作品,我羡慕之余却并未放在心上,觉得每个人的起跑线不一样。
时隔几日,六期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王怡冰同学更是厉害,又一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作品。同是六期学员,我有一些坐不住了,开始查找自己的问题,时时关注群内动态,想看看大家每天都在干什么,做什么,想什么。
这时才发现,群内的聊天时而夹杂着经验,时而夹杂着灵感,稍不注意,这些精华就从你的身边溜走了。
周日上课,老师的一句话像鞭子一样抽在了我的心上:“入宝山而空手回!”总结其原因就一个字“懒”。老师在写《玛雅星空》之前,阅读了700多本天文书;卢国斌师兄有5000多本藏书,平均每月的阅读量是20本。试问自己,人家在学习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逛街?聚会?还是在打麻将?
天气逐渐转凉,我内心的热情也逐渐降了下来,保持一颗空杯的心,把我杯子里的好高骛远、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统统倒掉,踏踏实实按照师兄师姐给的经验,大量阅读、摘抄、背诵。入宝山这么久,可我依然空着手,惭愧惭愧!
秋天的警醒,冬天的沉淀,必会迎来春天的希望。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我要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做一个勤勉的人。(蔺慧)

最近,在写作培训班的群里,四川省叙永县的李莉师姐不断曝出喜讯,让我看得眼红心热。
李莉师姐是第五期学员,她的第二课作业《品一钵悟禅的白米粥》,一经投稿就发表在《工人日报》这样的大报上。如此成绩,让人称奇,无不羡慕。
然而,优秀如她,仍保持一颗空杯的心。班委们在群里分享的写作经验,她虚心学习,积极求教,并付诸行动。班委曾贵超开讲时评课后,李莉师姐很快掌握了时评的写作技巧,敏锐地抓住《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等级评价的变化而引起的热议,当即把此热点写成一篇时评,并很快见报。
李莉师姐发表在《光明日报》的影评《师爱如阳光》,紧扣主题,描写了《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克老师如冬日阳光般的师爱,还有《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如夏日阳光般的师爱等几段不同的师爱,很好地诠释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及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默默奉献精神。
当我得知这是编缉向她约稿时,十分惊叹,约稿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是与名作家同等的待遇。获得这些荣誉的背后,李莉师姐一定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一点一滴的厚积,才有日后的薄发。
小学开始,老师就讲学好语文一定要做好积累。这是一个俗到俗不可耐的方法,然而,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是真理。从进入学习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做阅读摘抄,再到学习委员卢国斌谈他对写作的理解时,一再强调阅读、摘抄、背诵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卢国斌在书评《严谨与力量》中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让我想起《读者》2013年15期中的一篇文章《成功的七年之痒》,文中的一家公司女职员曾看到一份调查报告说: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并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万个小时。她坚持每天做口译练习,经过多年努力,口译功夫了得,成为一家口译班的老师。
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敬爱的陈老师,当年也是靠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不断地努力学习,经过六年的摸索,终于文章遍地开花。
这些靠不间断的努力,最终从平凡变成超凡的例子,无不像一剂强心针,让平凡的我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1万小时成功定律,如果每天阅读学习2小时,一年365天,那么需要13年多;如果每天3小时,需要9年多;如果每天4小时,需要6年多;如果每天5小时,需要5年多。
接下来的5至10年,你决定怎样度过?(张海伦)

我在网上看了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登门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高深的人,你算老几?
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经满了,干嘛还要倒呢?”
禅师的意思已经很明显,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中国有句成语叫“虚怀若谷”,要想拥有更大的成功,就要将心里的“杯子”清空,当自己是个小学生,以一颗空白的心去接纳和学习新的东西。我想这就是“空杯心态”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哲理。
陈家大院的老师、班委和优秀学员们,都身体力行地为我们诠释了这种优秀品质。最近班委轮流值日为大家答疑解惑,我仔细地看了群共享里的课件,发现班委们虽各有所长,但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阅读,包括我们敬爱的已是名家的陈老师,也仍坚持百忙之余月读二十本书。
可见不断地吸收来自各方的多元文化,充实自己是多么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我想,这就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过程就会是件既轻松又能保证质量的事,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一个不阅读的人,怎能写出深刻警醒的文章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有一颗热切想阅读的心,但问题在于我一拿起书本就不自觉地睡着了。我想说的是,兴趣很重要,比如我自己,到现在都没把陈老师的《玛雅星空》看完,症结同上。
总想着等这本看完再看下一本,实际上当我们感到一本书或一类书给阅读造成了困难,那就不要强迫自己,不管看什么书,都是在吸收养分,盖房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同样,写作也没有速成法,阅读对写作的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最近,我已经开始坚持每晚和儿子一起阅读半小时到一小时,我读的是感兴趣的情感文或小说,接下来准备加大阅读量和尝试卢国斌师兄提到的背诵法,并搜集群里学员已发表的文章进行揣摩效仿,从感兴趣的类型写起,多写多练,向班委和优秀学员李莉及同期学员王怡冰学习,时刻保持一颗宁静的空杯的心,争取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林芬)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陈老师以及关于他的培训写作班。打动我的是在看过老师的招生信息之后,这不像一般的招生广告,句语之间透入着坦诚,让你相信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培训班,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培训班。
特别是老师的这一句:“艺多不压身,写作时一辈子的爱好,不管结果如何,提高一下水平总是可以的。”这让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于是联系上老师报名了。
第一次上课,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学生,更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似乎对于写文章信手沾来,看到老师点评的范文,觉得真好,羡慕之余感叹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写出有思想、有文笔的好文章啊。
自卑心理油然而上,以至于老师当堂布置的作业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我不知如何去写,担心写不好。
我冷静下来,自己跟自己对话,其实老师课堂上讲得非常好,基本套路也能理解,为何不能下笔呢?就像老师说的,平时要大量的阅读,碰到好的句子要用笔记下来,日积月累,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这样到下笔写的时候,就有词可用。
我觉得现在我看到得是许多师兄师姐们成功的一面,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路陪伴他们的是一颗颗执着的心,一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这是我要向他们学习的。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把群里共享的一些课件下载下来,仔细阅读。我认为对于我来说,我现在是这个写作班里低年级的学生,但是没有关系,我打算给自己做个计划:首先,每天至少花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准备一本笔记本,一定记笔记。
其次,多看班里这些优秀学员的学习经验体会,避免在写作上多走弯路。最后,也是最主要的要多下笔,不要怕写不好,就怕不去写。
上了两次课,我发现写作也有各种派别,纪时、散文、小说、游记、段子等等,我想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还是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着手,我比较喜欢旅游,可以把自己到过的景点,印象深刻的景象事物写下来,一篇,二篇,三篇……
相信自己坚持这样做,我一定会有收获。
保持一颗空杯的心,我想我就是那空空的茶壶,随时准备接纳各种丰富的文学配料,经过一阵搅拌融合一定能倒出清香扑鼻,让人回味的好茶!(张莉)

认识陈家大院是很偶然的机会,老师的网站和博客中,有人有图有真相,看得我立即心动了,从发现到掏钱报名不到两小时。
加入之后发现陈家大院高手如云,温暖有爱,远远超出我的期待,能够加入,何其有幸!尽管工作繁忙生活劳累,我还是迫不及待地下载了所有课件连夜研读,上班时间也忍不住偷偷打开QQ兴奋围观大家群聊,真是相见恨晚!
但是几天过去了,热情慢慢消退,我被打击了。
对于文字,与群里大多数人的热爱痴迷不同,我更多的是自卑。小学时,我因成绩优秀被数学老师关在小黑屋里专攻奥赛题,五六年级没正常上过课,特别是语文。
初中时,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毒害,不重视语文,后来高考再怎么努力语文也只能是及格边缘时,我才开始后悔。工作后,项目以英语书面环境为主,汉语锻炼很少,口头汉语表达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也偷懒用英文单词代替了。
我一直知道自己表达能力很差,但是没重视,因为工作努力,一样升职加薪。直到现在工作8年后,我发现汉语表达已经成为职业发展的瓶颈,再难迈进寸步。
儿子早教要学国学,而我当不了一个称职的妈妈,甚至担心我那憋足的表达和语法误导小宝。我才幡然悔悟,原来写作表达是如此重要!中国古代科举以一篇文章论高下虽然有很多弊端,却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一次作业,陈老师评得十分仔细,连“的地得”的语法错误也指出来了。我在感动之余,也羞愧万分。其实交作业之前我检查过好几次,我是真的分不清。我备受打击,觉得应该认真重视这个问题,连夜在当当网上买了几本汉语语法讲义及词汇方面的书。
老师讲课之前常常会会点名表扬连连传来捷报的同学,我心里羡慕之余自我安慰地想,我基础太差,只能慢慢来,不能好高骛远。群里几位可爱可敬的班委每天都会就不同主题授课,我完全应接不暇,决定先只上陈老师正课。再说我工作忙,小宝又太小,时间太少了,确实顾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第六课陈老师分享了班委卢国斌关于大量阅读,摘抄以及背诵的经验,还有自己写《玛雅星空》查阅700多本枯燥书籍的故事。我感动不已,同时羞愧万分,课后我下载了所有班委的课件,认真研读后更是无地自容。
我的阅读量从小就少,工作后除了偶尔浏览下新闻就是看看不费脑子的小白网络小说,摘抄背诵写作更不用提。然而,没有尝试过没有努力过,哪里有资格妄自菲薄,轻言放弃,羡慕他人?
若能像老师师兄师姐一样大量阅读摘抄背诵写作,又怎会动辄把基础差挂在嘴边,甚至追溯到小学老师?那不过是不够勇敢不够努力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信心不是想想就会自己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由此获得的一次又一次小小成功累积的基础上。
语法讲义买了一个星期我才看了两章,曾师兄已经专门分享了“的地得”的用法,全面而通俗易懂,认真看完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缺点和问题并不可耻可怕,与其数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不如勇敢地正视它,立即行动解决它!
个人学习计划:
1. 课程及作业: 老师和班委的课程都很好,金玉良言,字字珠玑。跟着老师的步伐,坚持上每节课正课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利用业余时间争取下载所有班委的课件学习,作业选择自己熟悉的类型量力而行。
2. 阅读:先看老师推荐的书目,尽量看课件中提到的文章和书籍,做作业时多查阅相关资料。
3. 摘抄:使用云盘云笔记,随时记录感动的词汇语句及写作话题。
4. 背诵:结合小宝早教,跟小宝一起每日听并朗读国学经典,尝试背诵。
5. 语法基础:系统学习语法知识,查漏补缺,针对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各个击破。(钱萍霞)
一年以后:知音大院再见赵美萍(图)
盲人学生王忠礼:知音传媒圆梦(图)
学习委员曹文学:写在发稿一百篇之际 学员王珍: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毕业杂想
粟渔首座:青岛笔会段子集锦(组图)
写作班学员李润前演讲稿:为梦想喝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