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武侠篇中唐风云 |
小石头不觉有些面红耳赤了,呼吸也急促起来,草草擦了两把,不敢再看了。擦完后,小石头又寻来衣物给她套上,裁缝铺做的袍子尺寸大了,松松垮垮地裹在她身上,美好的曲线时隐时现。
衣服穿好后,“母亲”睁开了眼,“哪儿来的衣服?”
“在高裁缝那儿做的,我也做了一身。”小石头得意地拍了拍自己身上崭新的服装。
“母亲”一惊,“你什么时候去的?”
“前天。”
“母亲”又挣扎着想爬起来。
“别动,你有伤,就躺这儿。”
“这里不安全,得换个地方。”
“有人要杀你?”
“母亲”点了点头。
小石头叩着脑袋想了想,“这一带的山洞有的是,难道他们就知道你躲在这儿?”
“换个地方保险些!”
小石头只得扶她出去,“这个洞可以吗?”“不行。”
“这个?”“也不行!”
小石头和她爬了三道山岗,离出事地点已经很远了,才找到一个令她满意的洞。这个洞的洞口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茅草,将洞口遮得严严实实,即使只有一米远,也发现不了洞口。也就只有小石头,要轮到别人,打死也不会相信这儿会有个山洞。
不过这次可把小石头给累坏了,在原山洞里,小石头买了不少东西放在那里,按“母亲”的吩咐,要一样不少地拿过来,不能留下任何住过人的痕迹。来回爬山对小石头算不得什么,头疼的是“母亲”要求他进出洞口时,不得碰倒洞口的茅草。
“母亲”的警觉之正确两天后得到了证实,郴州地处偏僻,一向少有客商,这天却来了不少持刀挂剑的陌生人,其中不少骑着高头大马,披着明晃晃的盔甲,杀气腾腾,逢人便打听一个十六、七岁,身高七尺,可能持剑的女道人。听他们描述的模样,正是“母亲”!小石头这一吓非同小可,没想到“母亲”会有这么多仇人,杀了十四个,又来了二十个!
在郴州城内未能打听到消息,他们便三三两两地散开搜山。小石头惴惴不安地盯着他们的行动,心急火燎。可白天又不敢去山洞,直到晚上才麻着胆子,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回了洞中。
“母亲”的神色正常,似乎早就料到了,她吩咐小石头把洞内的火灭了。黑暗中,小石头小心地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为啥要杀你?”
“他们都是些奸恶的人!”
“是共工、赵高、董卓、曹操、蚩尤一样的人吗?”
少女一惊!这乞儿怎会懂这些呢?莫非是仇家派来的暗探,放长线钓大鱼?这时,少女温柔地说:“孩子,你过来。”
小石头闻声摸过来,“母亲,孩儿来了。”正摸索间,陡觉脖子一凉,不觉伸手去挡,是柄剑搁在自己脖子上,他慌忙喊道:“是我,别用劲!”
“你是谁派来的?”语气冰冷如同利剑。
小石头茫然了,“谁派来的?什么谁派来的?”话音未落,脖子上的剑在逐渐收紧,“快老实说,不然我就杀了你!”
小石头更糊涂了,“说什么?你干吗要杀我?”
“别装糊涂了,你一个流浪儿怎知赵高、董卓?”
“是学堂里的先生讲的。”小石头把自己住在学堂屋顶上,天天听一位老先生讲课的事,结结巴巴地讲了个大概。少女听明白了,知是误会,便收回了剑,“那位老先生知道了没赶你走?”
“他见我学得不坏,能写几个字,又常帮他干活,就不赶我了。你……刚才把我吓坏了!”小石头不无埋怨地说。
少女暗笑,心道:“没杀你就算你命大,就我以前的脾气,只凭你偷看……”想到这许多天来,自己洗澡、更衣、大小便全依仗眼前这个小东西,虽说是小孩,但毕竟是个男人,不觉脸红耳热。幸好在黑夜,没人看得见。
那伙人搜了两天,搜到了十四具尸体,知是女道人所为,但他们却不知她已身受重伤,误以为她早已远走高飞,遂把尸体草草掩埋就呼啸而去。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照料,少女的伤势基本痊愈,可以浆缝衣物,烧菜做饭,每天都把小石头梳扮得干干净净,神气十足。
小石头曾从尸体上搜得不少金银饰物,可惜不能用,惟恐被那些“恶人”查出蛛丝马迹,于是很快发生了困难。乞讨,是小石头再也无法忍受的事情,“母亲”又不能露面,的确麻烦。好在大山做出了最慷慨的奉献,小石头依靠砍柴、采集药材、偶尔捕些小猎物,也能过些清贫的日子。但从此不用看别人的白眼,衣食有保,对小石头不啻于神仙生活。
一天,小石头顺利卖完柴,扛一小袋米,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来到洞口便大喊:“母亲,孩儿回来了。”无人回答,“难道睡着了?”小石头咕哝了句,蹑手蹑脚地进去。“母亲”身体一向不好,他是知道的。
“母亲”正盘坐在一个蒲团上,双掌平行相背悬于胸前,一掌心对天,一掌心对地,双目紧闭,全身笼罩在一层暗淡的红光之中,仿佛披上了一件红纱,只是亮度很不稳定,犹如火舌在跳跃。
小石头大气不出一声地坐在旁边,“母亲”的事他一向不多嘴,免得惹她一生气,就不做母亲了。良久,“母亲”脸部红光猛然炽亮一闪,全身颤抖起来,她轻哼一声,嘴角沁出了一缕血丝,身形往下便倒。
小石头惊呼一声,扑上前去扶住,叠声说:“母亲,母亲,你怎么了?”他手忙脚乱地扶她上了床,一线阳光照射在“母亲”玉琢般的面颊上,两粒晶莹的泪珠在上面滚动,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小石头不知所措了,“母亲”长叹一声:“没想到我伤得这么重。”
小石头不知她话中何意,他捏紧了拳头说:“母亲,你告诉我,那帮恶人是些什么人,我去找他们算帐!”
“母亲”心咐:自己内伤极重,估计活不过半年了,报仇已是绝然无望,可惜上天不长眼,救护自己的是个男孩……唉,师傅九泉有知,也当体谅我的苦衷……
“小石头,你过来。”
小石头见她语气郑重,不知何事,手指不禁有些微微发颤。
“你向北磕三个头!”待他磕完,又命道:“把剑拿来。”
“拿哪柄剑?”
“剑柄上有莲花的!”
“母亲”撑起半个身子,拿起剑,抽出半截,青黛的剑身闲烁着熠熠的寒光。剑依旧,而人已非,她不觉滚下了两行清泪。
小石头慌了,正想上前,“母亲”呛啷一声合上剑,果断地递到小石头面前,“接剑!”
他茫然地接下剑,不知所措地望着“母亲”。
“从现在开始起,你就是护花观莲花使者!”
“母亲”如释重负地躺下了,双目盯着洞顶的一孔蓝天,喃喃地说:“我不幸是个女人,不到十岁就被遗弃了,是护花天尊她老人家将我抚养成人的。她老人家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最圣明、最美丽的人,她是姐妹们心中不灭的晨星……她不知救护了多少象我这样不幸的姐妹,可是两年前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她的脸上蓦地闪现出了一丝恐惧的神情,仿佛仍置身于那日的血雨腥风面前,“一伙蒙面人偷袭了护花观,姐妹们猝不及防,鲜血几乎染红了护花观,连天尊也被他们……我侥幸逃脱了,护花观一天尊、四真人、八仙子、三十六使者,可能只剩下我一人了……”话未说完,莲花使者早已泣不成声。
哭了半晌,莲花使者收住了眼泪,继续说:“护花观的武功向来传女不传男,你是护花观的第一个男弟子。”
“母亲有什么要孩子做的,孩儿纵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在所不惜!”小石头翻身又磕了一个响头。
第二天,莲花使者就开始传授给小石头武功。由于小石头毫无根基,她又急于求成,自开始就越过打基础的部分,直接教他艰深的护花剑术及内功,结果欲速则不达,进展极慢,十天小石头方学会了三招剑法,气得莲花使者目瞪口呆,暗恨不长眼的老天,把这么一个笨蛋安排在自己身边。
但是,她却忘了小石头对武功本是一窍不通的,幼功完全没有,能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就能入门,并领悟道几招剑势,已是非常不容易了。
瞧“母亲”焦急的神情,小石头也着急,从“母亲”的语气和神态上,他已猜出“母亲”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象这样进展下去,恐怕连护花观的三十六招普通剑术也学不完。
应该说被莲花使者诅咒了无数遍的上天还是保佑她的,小石头毕竟是个能写会画的乞儿,特别是画画水平很不错。他知道自己在母亲有生之日很难学会护花观的武功,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把后面难度较大的剑招、拳招、内功心法等记画下来,慢慢练。
护花天尊的武功繁多,莲花使者择其精华而授之,跳过了不少中间环节,这下小石头更是晕头转向。特别是护花剑法“救命十绝招”,他连动作都比划不下来,领会自然更谈不上,只得全仪仗他那支画笔了。许多动作他本人虽做不出来,但他笔下的小人们却都做得来,一幅幅倒也画得惟妙惟肖,令莲花使者惊叹不已,心道真是明珠落尘埃。
莲花使者的病情一月后开始恶化,吐出的痰中血丝日见多了,小石头心中一阵阵发凉。学堂里的白胡子老头常讲某某英雄末路之下,吐血而亡,因此莲花使者吐出血丝,小石头也知道是件很严重的事。
连日来,小石头象疯子一样在群山之中钻来钻去,寻找各种药材,凡是药店老板说能治病的,他都成成捆地住回采。尤其是他发现的什么“蛇伤草”、“还魂草”、“龙头凤尾钗”,等等,山泉沿岸的几乎全被他采光了。
然而,“母亲”的病情仍是眼睁睁恶化。三天后,她起不了床;十天后,说话困难,几乎耳朵贴着嘴唇他才听得清楚。
第十一天,对小石头来说无疑是最悲惨的一天。上午,母亲满脸通红,触手烫人,始终昏迷不醒。到中午,气色才稍好了一点。她睁开了眼,小石头正又惊又喜地盯着她,她黯然说:“这是回光返照,我马上就不行了,可惜海棠使者不在这里……”
小石头泪流满面,“母亲,你不会死的,我这就去找巫医来救你。”莲花使者吃力地摆了摆手,“没用了。”
因怕暴露行踪,所以他们一直未敢去找巫婆、郎中、神汉之类的人。“母亲”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小石头忙上前问:“你是叫我过来吗?”
“母亲”头动了动,是点头,小石头忙又把耳朵凑到她嘴边,“我一生有三大恨,一恨我那无情无义的父母;二恨自己不能亲自为恩师报仇……杀害我师傅的人我不知道,但追杀我的是菜登私盐邦的人,望你能由此查出来;三恨……自己不能为不幸死难的姐妹们……”声音渐渐微弱下去了,后来就只见她嘴唇在蠕动,再后来连嘴唇也不动了,小石头疾抬起“母亲”玉琢冰雕般的手——脉动也消失了;他又扑到“母亲”的胸口上——也听不到任何生命之音。
“母亲”离去了!“母亲”离去了!小石头一头栽在“母亲”身上嚎啕大哭起来。一百三十二天,也就是在这一百三十二天里,他才开始过人的日子,才开始和其他孩子一样,衣破了有人缝,裤脏了有人洗,每天有热饭吃,睡觉前有人讲故事听……
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然而亲爱的“母亲”毕竟离去了,永久地离去了……
作者:陈忠厚、陈清贫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821.gif世事无常" TITLE="《中唐风云》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