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豆浆

标签:
豆浆豆浆的故事美食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 |
分类: 塞外美食 |
小学四年级,学校做出了一个“吃间食”的决定: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各班级组织加餐补充营养。
打那天起,上午两节课后,班主任派同学到指定地点端回一大屉盒点心和抬回一大桶豆浆。接下来就是分配了,老师让学习委员发点心,我负责给同学分豆浆。别看这是“粗活”,还要等到最后才能吃上美餐,那会儿却是许多同学抢也抢不到的“美差”。大队长踊跃地举了半天手,老师也没答应,说这是一个精细活儿,适合女孩儿。
有一天,我去其他班级参加中队会了,错过了发豆浆的时间,回到班级,大部分同学都喝上了,是大队长主动请缨的。忽然,听到同学跟老师抱怨:还差十几位同学没领呢,豆浆桶见底了。
小学老师训人都是嘎巴溜丢脆,甭管是谁,劈头就将大队长训斥得面红耳赤,末了,还不忘夸夸我:“你看人家是怎么发的,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我想起来了,同学自备杯子,大队长肯定把量杯灌满后分发的,我每次都装九分满,刚够分均。
被老师夸奖的我决定第二天再接再厉:给每人的茶缸倒了七八分满,剩下了小半桶。不到两天时间,我和大队长各领五十大板。
后来,上中学了,命题作文经常是“假如我是……”(理想篇)。有一次我鼓足勇气,写了一篇《假如我是校长(中学)》。写完后激动地有点艰于呼吸视听了。大队长,那会儿是组织委员了,他的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市长》。涵义之广自不必说,纠结的是语调有如张飞吃豆芽般轻松,就像课间10分钟踢场球似的,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失落。
大学时,大队长是校学生会主席,我在系里宣传部当积极分子。毕业后,大队长去了建行,这会儿应该是第一把手了;我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那年同学聚会,大队长已是孩儿他爹了,在老同学面前假装谦虚:“你说说咱俩到底谁厉害?”还是大干部呢。和当年分豆浆一样,少说一句话也能节能减排。
参加活动地址:讲述一个豆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