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京津美食 |
社区小店的那位女主人撤去几个盛满雪糕的大冰柜,换上了案板,支起炒锅,小区的上空弥漫了板栗的馥郁的香味。一排排竹盘里装满了瓜子、花生、锅巴、五香蚕豆……向路人兜售, 一派丰收的画面。秋来,邻居的女孩告诉我她的味蕾已品尝到最好的蔬菜。
周末,走过清华园,只见西门南门东门,由远及近,炒板栗的小贩渐次排开,挥动铁铲,搅动着板栗和糖砂,热火朝天,行人纷纷购买,少则十几颗,多则一两斤,装进纸袋,托在怀中,边走边剥壳,慢慢地享用。即便如我对板栗不敏感的人,也难以抗拒它的人气,不由得捧个场、凑个趣。
提到板栗,我不能不说外祖母。她老人家说起“我家乡的板栗又大又甜……”的时候,就黯然神伤,遥望远方无语。八十多岁的高龄,在幼年时与亲人失散,板栗是她对故土的唯一记忆。我们经常买一些板栗看望她,以解她的乡愁。
那一年,我坐火车回家,途中看到一位旅客正在打开一包板栗,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禁失声说道:“糟糕,我忘记给外祖母买板栗了。”那位旅客闻声,手在半空停住,尔后迅速将刚打开的纸袋封好,双手送到我的面前,不容抗拒地说:“给你的外祖母带回去。”我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他的语气愈加坚决,其他的旅客也表示赞同。火车到站,已是凌晨三点,那位热心肠的旅客已倒头大睡,其他的旅客见我整理行装,仿佛有一种力量驱使他们完成任务,不断地嘱咐我:“这些板栗千万不能忘记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