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革”金庸的命?先射个“雕”吧

(2006-11-29 00:20:13)
分类: 文化评论
“革”金庸的命?先射个“雕”吧
2006-11-28 5:35:04

  日前,在第三届今古传奇武侠文学奖暨黄易武侠文学特别奖颁奖仪式上,新生代武侠女作家、北大硕士步非烟放言,“试图要超越金庸,革掉金庸们的武侠命,突破传统武侠小说堡垒,创作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据11月27日《华西都市报》)

  按照“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新陈代谢逻辑,步非烟的话自然是没有任何错误的。步非烟此语一出,却引发论战无数,其实也不过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真正的作品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写出来的。


  如果你是个文学爱好者,而且还不算太健忘的话,那么应该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作家王朔曾有言,要再写一部《红楼梦》,以当时王朔的名气,尚遭到公众猛烈的抨击,因为在公众的心目中,《红楼梦》的位置是无法撼动的一个标杆。如今,十余年过去了,王朔迄今也不再谈再写一部《红楼梦》的话语。


   经典往往是不可复制的,也是难以逾越的。《红楼梦》如此,金庸的武侠系列也是如此。

仅以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为例,这部小说虽然写的只是北宋末年武林人士的生存状态,但却杂糅了历史、文化、地理、国学甚至是美食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力便唾手可得,而是源自于作家在时间的河流之中日积月累而成的。我们将金庸称为武侠小说的宗师,原因并不仅仅在于那15部武侠小说故事有多么精彩,而在于那些武侠小说为我们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人文景观。


  换而言之,即使是被视为异类的武侠小说的创作,也需要博大精深的历史观、丰厚渊博的知识面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在金庸的小说里,我们读到了这些内容。那么,新一代的小说家们,可否向我们展示这些内容呢?


  文学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那只是文学的最初级阶段。文学更是作家精神、价值观、人文理念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仅从这一点来说,类似于步非烟这样的后来者,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当然对于步非烟的行为是否属于炒作,笔者无意过问。但要想“革”金庸的命,步非烟们还是实实在在地射下个“雕”吧。毕竟,文学领域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http://newspaper.lndaily.com.cn/bdcb/200611/1980692006112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