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新闻评论 |
53万人争吃“皇粮”的冷思考
2006-11-27 5:15:36
11月25日,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53万人参考,录取率高达42比1。(据11月26日《京华时报》)
全国共有53万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北京地区73614人冒雪赶考。而据同一天的《广州日报》报道,今年广东报考人数是4.8万多人,到考4.4万多人,到考率达92.5%。
一南一北两座大城市的考试热况,大体上可以让我们这些局外人想象得出,在戒备森严的考场内,考生们是如何在考卷上奋笔疾书,书写下他们自己的治国方略。我们也同样可以想象,通过这一次牵动千万人心的考试,这些考生中的一少部分幸运儿的命运与走向将会呈现出怎样一个令人惊喜的转折。
53万人参考,如此一个宏大的场面同时于全国的几十个城市同时铺陈开来,犹如一场远古时代的大型战役,对于那些期望着通过考试改变自己就业命运,并借此端上金饭碗的考生们来说,这一天,是最短的一天,也是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或是无足轻重的一天,又或是决定命运的一天。
有媒体因此评论说,如此一个千军万马齐走公务员“独木桥”的大阵仗的出现,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现实,这自然是不假。但显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多的原因还在于,现在的公务员在福利、待遇、收入上的超稳定,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公务员这个饭碗里的“金子”含量。
就算是人事部的官员再三表态,现行公务员的收入在整个社会不过是处于中等水平,那又如何呢?谁能挡得住千军万马冲入考取公务员的考场之中?无论是否中等,53万人赶考这一仅次于全国高考的壮观场面,已经足以证实,在公众的心目中,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目中,公务员无疑是最为风光、最令人向往的职业之一。
更何况,目前即使是最炙手可热的一些高福利的垄断行业,求职也同样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但同时更有幕后的暗箱操作,相比于无法预计的暗箱操作产生的副作用,公务员考试以考定终身的方式,还就算是个相对公平的录取方式,对于那些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关系的普通大学生们来说,考取公务员又何尝不是条竞争虽然激烈但却看得见公平的仕途之路呢?
这一天,各大城市的表情或阴或睛、或雨或雪,这也像极了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的心情。面对这一发生于全国各地的壮观场面,或许我们根本不必去指责大学毕业生们的选择,整个社会可供大学生们就业的职位既然不是那么充分,谁还不想选个相对好些的岗位呢?就高不就低的想法难道是个错误吗?
面对53万人造成的求职“拥堵”,或许整个社会都需要进行一次认真的反思,大学生们的选择本来可以多些再多些的。
王毅
http://newspaper.lndaily.com.cn/bdcb/200611/19781820061127.htm
2006-11-27 5:15:36
11月25日,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53万人参考,录取率高达42比1。(据11月26日《京华时报》)
全国共有53万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北京地区73614人冒雪赶考。而据同一天的《广州日报》报道,今年广东报考人数是4.8万多人,到考4.4万多人,到考率达92.5%。
一南一北两座大城市的考试热况,大体上可以让我们这些局外人想象得出,在戒备森严的考场内,考生们是如何在考卷上奋笔疾书,书写下他们自己的治国方略。我们也同样可以想象,通过这一次牵动千万人心的考试,这些考生中的一少部分幸运儿的命运与走向将会呈现出怎样一个令人惊喜的转折。
53万人参考,如此一个宏大的场面同时于全国的几十个城市同时铺陈开来,犹如一场远古时代的大型战役,对于那些期望着通过考试改变自己就业命运,并借此端上金饭碗的考生们来说,这一天,是最短的一天,也是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或是无足轻重的一天,又或是决定命运的一天。
有媒体因此评论说,如此一个千军万马齐走公务员“独木桥”的大阵仗的出现,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现实,这自然是不假。但显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多的原因还在于,现在的公务员在福利、待遇、收入上的超稳定,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公务员这个饭碗里的“金子”含量。
就算是人事部的官员再三表态,现行公务员的收入在整个社会不过是处于中等水平,那又如何呢?谁能挡得住千军万马冲入考取公务员的考场之中?无论是否中等,53万人赶考这一仅次于全国高考的壮观场面,已经足以证实,在公众的心目中,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目中,公务员无疑是最为风光、最令人向往的职业之一。
更何况,目前即使是最炙手可热的一些高福利的垄断行业,求职也同样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但同时更有幕后的暗箱操作,相比于无法预计的暗箱操作产生的副作用,公务员考试以考定终身的方式,还就算是个相对公平的录取方式,对于那些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关系的普通大学生们来说,考取公务员又何尝不是条竞争虽然激烈但却看得见公平的仕途之路呢?
这一天,各大城市的表情或阴或睛、或雨或雪,这也像极了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的心情。面对这一发生于全国各地的壮观场面,或许我们根本不必去指责大学毕业生们的选择,整个社会可供大学生们就业的职位既然不是那么充分,谁还不想选个相对好些的岗位呢?就高不就低的想法难道是个错误吗?
面对53万人造成的求职“拥堵”,或许整个社会都需要进行一次认真的反思,大学生们的选择本来可以多些再多些的。
王毅
http://newspaper.lndaily.com.cn/bdcb/200611/19781820061127.htm
前一篇:生命不同价,学费咋同价?
后一篇:“革”金庸的命?先射个“雕”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