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郎咸平“炮轰”为何具有警世力量?

(2005-11-11 23:39:43)
分类: 新闻评论
郎咸平“炮轰”为何具有警世力量?

http://www.cb-h.com .●王 毅 ...中国商报网站

 

  10月30日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会议厅,以炮轰德隆、格林柯尔而名声大振的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在一理财讲坛上将话锋直指上周刚推出的新《证券法》和当前如火如荼的股改。与很多经济学家的看法大相径庭,郎咸平对新《证券法》给予的评价并不高,“中国不缺法律、不缺条文,缺的是有效的执行。”(《东方早报》10月31日报道)


    对唐氏兄弟的德隆系以及对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的一语成谶,无疑让郎咸平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另类,而公众对于郎咸平的好感也与日俱增,这在名声、学识一直受到质疑的中国经济学界,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特例。


    像以往的每次激烈“炮轰”一样,这一次,郎咸平的“炮火”集中在《证券法》与股改上,譬如对受到国内许多经济学家好评的《证券法》,郎咸平开出的良方是参照美国证券法律中的两条原则:一是辩方举证;二是集体诉讼。而对股改,郎咸平开出的良方是参照英国股改模式。


    以《证券法》为例,为何郎咸平的看法与国内众多的经济学家迥异?我以为,关键一点在于,郎咸平在评判《证券法》的优劣之时,是站在小股民的立场上的,而国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则更多的是站在证券公司的立场上的。立场不同,自然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同。


    再如郎咸平所言的,“中国不缺法律、不缺条文,缺的是有效的执行。”这话也并不难懂,按说这不属于经济学中的高深知识,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人人皆懂,每个经济学界的人士更是清清楚楚,但为何这番堪称尖锐的话又出自郎咸平之口?我想,这恐怕与郎咸平敢于讲真话勇于讲真话有着直接的关系。

 
    敢于讲真话,敢于“炮轰”时弊,敢于为中小股民拍案而起,其实这并不需要更多的经济学常识,但为何很多事情,坊间的大众都看得明明白白,而总是有许多经济学家揣着明白装糊涂,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企图混淆视听?我以为,这不能简单地用学识与认识当成一个借口,而是一个事关学者良知与良心的问题。


    这也是为何日前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公开声称,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的根本原因。


    我们愿意相信郎咸平,而不愿意相信另外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并非是郎咸平说出了多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在于郎咸平总是在令人困惑的节骨眼上,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于为中小股民们请命,敢于抨击经济学领域中的种种弊端。正因为如此,郎咸平每每一“炮轰”,总是能在中小股民群体中一呼百应,得到最大量的拥戴。


    说真话,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发轫于学者的良知,而生长于百姓的好评如潮的清醒判断里。我们说,郎咸平每每“炮轰”都具有相当的震撼力与杀伤力,总会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强烈的震荡,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进一步想想,如果中国经济学界多几位像郎咸平这样本着良知与良心说话的经济学家,我们在通向真正市场经济的路途上,又会少走多少本不该走的弯路啊!
http://www.cb-h.com/shshshow.asp?n_id=218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