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逛周易随笔
2025-09-13 15:58:23
01、《啥叫逛周易》
俺在《周易》里逛了一圈。
有人说,周易,不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易经吗?我自己本来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看了书才知道,周易和易经这两个概念,其实本不是一个事。严格地说,“易经”,是对我国古代易书的类称。但绝大部分古代易书久已失传了,在汉朝的记载还可知有《连山》《归藏》《周易》等三部易书。《连山》和《归藏》后来也失传了,现存于世的则只剩了一部《周易》。所以现在人们说到现存的《周易》时,也常简称为《易经》,并成了一种约定的俗称,没人会笑话。
啥叫逛《周易》"?难道对《《周易》这么一本著名的古籍,也是可以逛的么?我说可以。逛,其实是一种心态。先贤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曾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老先生不说是为了学知识、求真知,而是说自己是不求甚解,而且还能有所得而欣然忘食,这不就与我们许多人逛商场时的心态有些相似,不就是在“逛书”么。偌大个商场,货物百千万种,琳琅满目,就算没什么具体购物目的,闲得无聊,也不妨去漂流一圈。结果是啥也不买,只享受逛的过程中发生过的那些眼球被新鲜感窜入和冲击,享受心有所动的效果而已。俺是个老闲人了,无所事事,翻看《周易》,堪称逛书。
《周易》这本书,在民间名气之所以极大,还因此常被人成说是算命理论的祖本。算命这事,人们都说很玄奥,但我总觉得实际纯粹是蒙人的,也因此从未读过。这回找了本高亨先生著的《周易古经今注》,看到作者自称这本书并不是把周易当算命的命书来解读的,所以才逛了进去。
高亨先生是研究易经的专家,但他认为,周易中卦文、爻文的内容,只是记录古人占卜活动时一些案例的汇编而已。他在《周易琐语》一文中说,“周易古经,盖非作于一人”,即大家都说“文王演周易”,其实这书不是周文王一个人做的。他又说,“古代卜与筮皆有记录”,“卜人有卜事记录,筮人有筮事记录矣。筮人将其筮事记录,选择其中之奇中或屡中者,分别移写于筮书六十四卦卦爻之下,以为来时之借鉴,逐渐积累,遂成周易卦爻辞之一部分矣。”
这就是说,周易中并非筮占之事的理论著作。我们今日看到的周易,无非是周朝先人一些卜筮之事的案例,能窥探到一些当时人们的实际的具体的生活情况。认为读易经可以学算命算卦,可以神神鬼鬼的指点未来,这只不过是易经被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们巫术化了而已。
再换个角度说。《史记》中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可见孔老夫子晚年曾无数遍精读易经,翻阅之勤,使简书的牛皮系绳都多次磨断,并写了多篇文章记述心得。但是,在《论语》中,我们根本找不到孔子曾为国为民算卦算命的记载。以孔老夫子之才,如此苦读易经,也不会算命,也不去算命,恰说明这易经本就不是本学习算命理论的教材。
逛商场,入眼琳琅满目、光怪陆离,回家后可以与家人朋友瞎侃一通见闻感受,不用担心说得对不对。逛易经,也可以不求甚解,只为与朋友瞎侃时当作下酒的小菜,吹吹自以为是的会意之处,还不用担心说得对与不对。聊天呗。
逛了周易,习惯性地随手记了一些东西,都是些不求甚解的瞎猜瞎说,臆谈臆说,纯属自以为是,绝无学术性和研究性。从中选了一些提供给朋友们,也只是想以此证明,这个《周易》还是可以逛的。至于自己文字水平低下,内容枯燥无趣,也希望朋友们别太认真,也抱一个逛逛的心态,有兴趣就驻足看看,不感兴趣,就溜达过去。
分享:
冰川逛周易随笔
01、《啥叫逛周易》
俺在《周易》里逛了一圈。
有人说,周易,不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易经吗?我自己本来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看了书才知道,周易和易经这两个概念,其实本不是一个事。严格地说,“易经”,是对我国古代易书的类称。但绝大部分古代易书久已失传了,在汉朝的记载还可知有《连山》《归藏》《周易》等三部易书。《连山》和《归藏》后来也失传了,现存于世的则只剩了一部《周易》。所以现在人们说到现存的《周易》时,也常简称为《易经》,并成了一种约定的俗称,没人会笑话。
啥叫逛《周易》"?难道对《《周易》这么一本著名的古籍,也是可以逛的么?我说可以。逛,其实是一种心态。先贤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曾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老先生不说是为了学知识、求真知,而是说自己是不求甚解,而且还能有所得而欣然忘食,这不就与我们许多人逛商场时的心态有些相似,不就是在“逛书”么。偌大个商场,货物百千万种,琳琅满目,就算没什么具体购物目的,闲得无聊,也不妨去漂流一圈。结果是啥也不买,只享受逛的过程中发生过的那些眼球被新鲜感窜入和冲击,享受心有所动的效果而已。俺是个老闲人了,无所事事,翻看《周易》,堪称逛书。
《周易》这本书,在民间名气之所以极大,还因此常被人成说是算命理论的祖本。算命这事,人们都说很玄奥,但我总觉得实际纯粹是蒙人的,也因此从未读过。这回找了本高亨先生著的《周易古经今注》,看到作者自称这本书并不是把周易当算命的命书来解读的,所以才逛了进去。
高亨先生是研究易经的专家,但他认为,周易中卦文、爻文的内容,只是记录古人占卜活动时一些案例的汇编而已。他在《周易琐语》一文中说,“周易古经,盖非作于一人”,即大家都说“文王演周易”,其实这书不是周文王一个人做的。他又说,“古代卜与筮皆有记录”,“卜人有卜事记录,筮人有筮事记录矣。筮人将其筮事记录,选择其中之奇中或屡中者,分别移写于筮书六十四卦卦爻之下,以为来时之借鉴,逐渐积累,遂成周易卦爻辞之一部分矣。” 这就是说,周易中并非筮占之事的理论著作。我们今日看到的周易,无非是周朝先人一些卜筮之事的案例,能窥探到一些当时人们的实际的具体的生活情况。认为读易经可以学算命算卦,可以神神鬼鬼的指点未来,这只不过是易经被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们巫术化了而已。
再换个角度说。《史记》中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可见孔老夫子晚年曾无数遍精读易经,翻阅之勤,使简书的牛皮系绳都多次磨断,并写了多篇文章记述心得。但是,在《论语》中,我们根本找不到孔子曾为国为民算卦算命的记载。以孔老夫子之才,如此苦读易经,也不会算命,也不去算命,恰说明这易经本就不是本学习算命理论的教材。
逛商场,入眼琳琅满目、光怪陆离,回家后可以与家人朋友瞎侃一通见闻感受,不用担心说得对不对。逛易经,也可以不求甚解,只为与朋友瞎侃时当作下酒的小菜,吹吹自以为是的会意之处,还不用担心说得对与不对。聊天呗。
逛了周易,习惯性地随手记了一些东西,都是些不求甚解的瞎猜瞎说,臆谈臆说,纯属自以为是,绝无学术性和研究性。从中选了一些提供给朋友们,也只是想以此证明,这个《周易》还是可以逛的。至于自己文字水平低下,内容枯燥无趣,也希望朋友们别太认真,也抱一个逛逛的心态,有兴趣就驻足看看,不感兴趣,就溜达过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