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美又浪的东北大秧歌

(2009-04-16 12:58:3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

大秧歌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乡下的主要娱乐形式,很是受欢迎。可能也是物以稀为贵吧,不赶上逢年过节,是没有眼福看到地道的东北大秧歌的。所以我小时候,周遭的小朋友都盼望着过年,一方面可以有新衣服穿,可以有好吃的吃;另一方面就是不必整天假装骑马扛枪的抓坏蛋,不必弄些破瓷烂瓦的过家家,因为有更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看了,那就是拜年大秧歌。

一过完大年初一,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邻近村组织的秧歌队走马灯似的来拜年。秧歌队的成员几乎都是各个村的村民,服装由自己村大队部买,选扭得又美又浪的一对男女作为队伍的领头,其他人随便参加,只要你能踩住高跷,十七八岁不嫌小,五六十岁不嫌大,大家就是图个热闹。秧歌队一进冬月就会张罗着组建,因为要留出一些时间排练,排出各种队型和花样,这样才具有观赏性。排到过完小年就停止了,因为队员要准备自家过年的东西,只等着初一一过,整个队伍包括打锣的、敲鼓的、吹喇叭的就会坐上大马车开始大显身手了。

不过,拜年嘛,当然要有红包了,钱都是大队部出,秧歌队也会单独到村里比较富裕的家庭拜年,主人也很乐意接待他们,一般都是发点香烟,发点糖块,给个十块八块的意思意思,自己也图个吉利。村与村之间相互走访,所以每个大队部几乎都会把花的费用赚回来,还能给队员开点工资呢。

一有秧歌队来,成群结队的大人孩子跟赶集似的奔走相告,特别是孩子们,跟在秧歌队后面,买根糖葫芦,听着鼓乐声,看着穿得花花绿绿的何仙姑哇、张果老哇、猪八戒呀、孙悟空呀,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甭提多美了。演员扭得兴高采烈,人物模仿的惟妙惟肖,肢体眼神都很到位,真是又美又浪,农村人的质朴纯真使得他们的表演毫不做作,让人看了就是舒服。

秧歌队的大拜年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六,送完灯为止。

不过现在,农村过年已经没有秧歌队拜年了,近些年农村的变化很大,电视、手机、电脑等在农村都已经很普及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丰富了许多,不再有组织秧歌队的了。一秋收完毕,大多数的村民都会选择打麻将,当然还有一部分村民在外打工,人们已经对扭秧歌没有了兴趣。

    哎,真是觉得可惜,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眼福看到真正的东北农村大拜年的大秧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欲壑难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