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漢簡《老子》釋文(四)
标签:
北大漢簡老子釋文文化 |
漢簡《老子》釋文(四)
第三十四章(王本七十章)
●吾言甚易智(知),甚易行;而天下莫之能智(知),莫之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天<夫>唯無【九三】智(知),是以不吾智(知)。智(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九四】
第三十五章(王本七十一章)
●智(知)不智(知),上矣;不智(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以其不病[病也,是以]【九五】不病。【九六】
第三十六章(王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毋柙其所居,毋厭其[所]生。夫唯弗厭,是以不厭。是【九七】以聖人自智(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被(彼)取此。【九八】
第三十七章(王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枯(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智(知)其故?天之【九九】道,不爭而善勝,不言善應,弗召自來,
(默)然而善謀。天罔(網)怪怪(恢恢),疏而不失。【一〇〇】
第三十八章(王本七十四章)
●民恒不畏死,奈何其以殺戄(懼)之也?若使民恒不畏死,而為畸(奇)者,吾得而殺【一〇一】之,夫孰敢矣?恒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一〇二】希不傷其手矣。【一〇三】
第三十九章(王本七十五章)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脫(術)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上之有以為也,【一〇四】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也,以其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是賢貴【一〇五】生也。
第四十章(王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倰(骾)信(韌)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苦(枯)蒿(槁)。故【一〇七】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核(㮓)。故強大【一〇八】居下,柔弱居上。【一〇九】
第四十一章(王本七十七章)
●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輔(補)之。天之【一一〇】[道],損有餘而奉不足;人之道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又)取奉【一一一】於天者?唯有道者也。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其欲不見賢也。【一一二】
第四十二章(王本七十八、七十九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功(攻)堅強者莫之能失<先>也,以其無以易之也。故水之勝【一一三】剛,弱之勝強,天下莫弗智(知),而莫能居,莫能行。故聖人之言云:“受國之訽,是【一一四】謂社𥚾(稷)之主;受國之不恙(祥),是謂天下之王。”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餘怨,安【一一五】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肆(徹)。天道【一一六】無親,恒與善人。【一一七】
第四十三章(王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人之氣(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舟車,無所乘之;【一一八】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一一九】國相朢,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而死不相往來。【一二〇】
第四十四章(王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聖人無責(積),氣(既)以為【一二一】人,己俞(愈)有;氣(既)以予人,己俞(愈)多。天之道,利而弗害;人之道,為而弗爭也。
知北遊按:以上是北大漢簡《老子上經》(即傳本的《德經》)釋文。122-123號簡有抄手記錄的該篇統計字數,是“二千九百卌二”,即該篇共2942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