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暴女记者马金瑜 |
分类: 法律 |
前记者马金瑜发文详述了其与青海藏区丈夫谢德成(扎西)婚后生活的不易,尤其是遭到丈夫经常性地殴打眼眶骨折,最终忍无可忍带着3个孩子逃离藏区。一时间引发很多网友众怒,纷纷谴责声讨家暴行为。但是,随后马金瑜丈夫对媒体说家暴的事不存在,不清楚马金瑜3年前悄悄带着孩子离开为什么,马金瑜是炒作想再火一把。
马金瑜撰文写遭受丈夫谢德成多次家庭暴力,文中还引用了“拉姆”事件,以及藏区家庭成员家庭暴力经常性司空见惯。这样一来,很多网友想当然地相信马金瑜所说的家暴真实存在。很多人更是家庭暴力与文化水平,经济发展慢,偏远地区,农村家庭等挂钩。网民们这种偏听偏信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有可能被女方单方的不实信息误导。
为什么马金瑜自称遭遇多次家暴,没有在当时第一时间报警,或者拿出医院救治的证明,被邻居或者村里发现夫妻打架的村民证言?也就是说,马金瑜表述的家暴是没有第三方证据,证言等支持的自我文字表述。很多网友疑问,受过高等教育,此前又是知名记者,文化人,遭遇那么惨痛的家庭暴力,却还生养3个孩子,有些不符合常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实施。家庭暴力是传统文化中的陋俗、恶习,更是严重侵犯家庭成员人身权益的违法行为。现阶段,家庭暴力究竟是什么状况呢?其实,在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下,人们文化素质和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家庭暴力现象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离婚率都不高。但是,现在全国城乡离婚率高得惊人。很多年轻女性结婚后,稍微感到不顺心,或者受到男方欺负,就会离婚。笔者从小到大的亲身经历,感觉到家庭暴力这种事情,越来越少了。
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离婚率高,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还存在,而且伤害性很强。其实,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丈夫殴打妻子,还包括妻子殴打丈夫,父母殴打子女,子女虐待父母等情况。家庭暴力过程中,受害者维权的难点在于取证困难。如果不是第一时间报警,或者被街坊邻居劝阻,或者受害者造成人体伤害比较严重,进行医疗救助,很难证实,家庭暴力的存在的。无法证实家庭暴力存在,也就难以追究施暴者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依法追责还有另一个难点,那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追责过于严厉可能造成未来家庭成员关系更加恶化。所以,实践中很多家庭成员之间轻微的暴力行为存在也很少报警,比如夫妻打架,还有父母打孩子等。如果严格地执行法律,家庭成员之间任何暴力行为都报警,现有的警力恐怕也难以支撑。也就是说,生活中,轻微的家庭暴力发生后,家庭成员间会以忍受,谅解等方式来维持亲情和睦。
马金瑜丈夫谢德成说:马金瑜文字所说都不属实,马金瑜就是想借此机会炒作,再火一把。2017年,马金瑜悄悄带孩子离开,电话和微信都将其拉黑联系不上。至于马金瑜文章中所说的眼眶骨折,那是出车祸造成的,不是家暴。没有证据证明的家暴,法律上是不能追究责任的。马金瑜自述被丈夫家暴,却拿不出充分证据证明,反而号召网友支持其电商发展,偿还所欠债务。家暴这种事情,只要一方指控,无论真假,时过境迁,很多人也会认为证据不足,不是说家暴不存在。
虽然说,马金羽有人说看到她脸上有伤。这就像一个人说看见一个人手里拿着钞票,你能说钞票是偷来的?法律上说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才能避免冤假错案。单纯的证言没有其他证据坐实,或者形成证据链,法律上是不会采信的。
我们痛恨家暴行为,抽象的讨伐家暴没有意义。正如有话语权的一个人说一个人,他是一个小偷,人们痛恨小偷,但也不能没有证据就对小偷展开手脚,或者口诛笔伐。我们不能做没有事实证据就展开讨伐的不理智行为。正当人们在思考马金瑜和丈夫谢德成谁在说假话时,马金瑜的朋友们出现了,发文称,马金瑜开网店做电商负债一百多万元,朋友们帮助马金瑜重新开网店。号召网友捐款支持马金瑜,偿还债务。醉翁之意不在酒,马金瑜丈夫谢德成质疑其炒作有一定道理的。事实胜于雄辩,证据是检验真假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