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停止上市,网络小额贷款应严格限制高利贷

标签:
蚂蚁集团马云高利贷网络贷款 |
马云被四部委约谈,蚂蚁科技集团停止上市。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小额贷款监管收紧已经呼之欲出。很多人对蚂蚁科技集团停止上市都拍手称快,也有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
作为普通民众对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都是十分熟悉的,也是经常用的。因为支付宝绑定后只用方便,利息比银行的似乎要低。有人说,借呗的循环利息在18%以上。但是,那家银行的信用卡现金分期利息不是18%以上。银行信用卡额度那么低,手续费那么高,服务那么差!
专业人士批评说,蚂蚁利益资产证券化复杂设计,循环放贷,资产杠杆率无限扩大,30亿资本金,放贷3000亿。2.15万亿贷款,消费贷款占1.7万多亿,小微经营贷款只占4712亿元。空手套白狼,把风险都留给了购买理财产品的买家,和个人消费信贷用户。花呗,借呗额度引诱年轻人超前消费,带来潜在的社会系统化金融风险。如果蚂蚁科技集团通过股票市场获取大量资本金,放贷规模必将迅速扩大,进而在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市场形成垄断地位,造成更大的金融风险。
实际对比花呗、借呗和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循环利息,基本上都是18%以上。各银行信用卡审批极为严格,还有各种手续费、携带和使用远没有支付宝方便。为什么传统的银行,一样的利息却输给了没有什么资金量的蚂蚁金服呢?市场公平竞争不能依靠危言耸听和指责、限定奔跑速度来实现超速发展。
我们看到支付宝、花呗、借呗对很多生活中临时有困难的普通百姓的应急之需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生活中继续周转资金的平民,如果没有人伸出援手,很可能因为缺钱却违法犯罪,或从事不道德的事情。而支付宝、花呗、借呗便宜的信用放贷模式很可能帮到了那些生活在有临时急需的民众。
我们上边所分析总结出来的支付宝、花呗、借呗杠杆率无限扩大,循环高利贷等等。为什么不盯着银行的信用卡和银行卡收费、循环高利贷、罚息说事?偏偏拿支付宝开刀?这就是躺赢的银行用不光彩的手段、促使监管机关对蚂蚁集团实施严格限定监管。资金杠杆率过大,本质是资金放贷利息高利贷造成的,如果没有高利贷失去的动力,资金杠杆率过大问题迎刃而解。
支付宝一个民营企业起点很低,为何能迅速普及壮大,全球大发展。支付宝收费低,方便快捷使用。而我们传统的银行和银联支付工具,使用麻烦,收费高,最终被民众嫌弃。银行在支付领域竞争不过支付,那是因为传统银行吃利差,高收费躺赢不思进取。
银行信用卡和放贷种种严格限制,高的循环利息,造成很多银行私下找各种网络贷款平台放高利贷,最终,银行指责支付宝借呗放高利贷,资产杠杆率过高。非常滑稽的是,银行业对自身信用卡循环高利息和罚金、手续费避而不谈!这周奇葩的竞争伦理竟然被人追捧,喝彩。
防范金融风险,防止资金杠杆率过大,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这些都没错,是监管机关该做的。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网络贷款和信用卡循环利息、罚息、滞纳金等超过18%。监管机关需要严格监管的是银行和民间网贷平台放贷循环利息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利息水平,不超过平均贷款利率的1.5-2倍,这样才能抑制银行和网贷平台的高利贷经营行为。
对《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方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100万元。这一限制做法是不妥的,应当限制的是放贷循环利息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1.5倍。过分限制个人和小微经营人员贷款额度不利于普通民众和创业者获取救济资金获取生存发展机会。对于究竟放贷数额多少为宜,应当有企业根据不同个人信用和资产状况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