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江南北的人才市场上,人头攒动,保安、高中生、技师、大中专生、研究生拥挤在一起为了一个数千人争抢的岗位,幸运得早早的找了个差事,而运气不好的就一直这样在各种人才市场拥挤,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争抢一份工作呢?因为这是生存所迫!那些小小的私营企业主,文化不高却傲慢的望着面前一大堆就要当废纸丢弃的简历,讥讽地说:“这里边不但有大学生,好友研究生硕士 和博士,海外留学归来的也有。”其实,很多这样的小企业就是个龌龊不堪的皮包公司,而我们的求职者却不知道,为了生存怀着万分崇敬和感激的心期待这些不可以一世的老板发善心,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多么小心谨慎和诚惶诚恐,如尊敬的领导、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简历、恳求你、非常感谢等哀求式的语气,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谦逊,但是,为什么不说是刚刚进入社会对社会抱有的美好纯真向往呢?原本人力资源的价值是自己劳动创造财富和价值,现在变成了恳求资本家施舍一个岗位,这种地位和尊严不同是今天大学生人格尊严扫地,也使得大学教育的价值变得一文不值,而更多人为了用高学历换得更好的就业岗位不得不早早的开始考研,还要面临学费的煎熬,这样的千军万马“考研”显示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呢?
我们不想简单地说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尤其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腐朽,但是我们可以用现实的事实说话,观察了解研究生在人才市场和就业中的实际效果来说明问题,如今很多大学为了愚弄民众,也为了遮丑应付国家就业率的考察,通过遭劫就业合同和手续来说明自己学校就业率和教育成果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所以我们说明问题不要看政府的数据报告,要看实践中的事实。之所以造成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难,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的问题,教育出来的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竞争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人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腐朽堕落,片面地以学历来衡量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才学历越来越高,人才的教育成本越来越大,而是实践中高学历人才就业压力就越大,这毫不客气地说是政府人事主管部门的重大失职,人事部门在朝露国家工作人员时,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社会能不效仿吗?如果从政府开始做起,学历选拔人才进展三分之一或一半,其他方式占多数或一半,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会出现高学历就业难的问题,更不会出现明知上大学和研究生就业不好,还踊跃考试而不考虑其他学习方式或创业的局面了。为什么很多漂亮的女大学生开始做起了“包工头”或“建筑商”、“私企老板”等文化低层次人的情妇、二奶或夫人,甚至一些女大学生卖淫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学历解决不了一个人的创业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劳动创造财富能力,而一些没有文化或文化很低的人能够创业成功和发财不正是提醒我们什么是人才?人才如何在实践中成长,如何学到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和生存技能吗?我们大学和人事部门居其位不谋其政,热衷于无聊的大学排名和自我的升迁和向国家获取本部门利益的多少而追逐名利,却任由社会不良现象肆意发展,难道没有责任和羞愧之心,长此以往人的颜面何存?
自中国隋朝开始“科举”选拔用人制度以来,在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科举制度略有变化和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是考试组织越来越严密,最终是极端的腐朽和堕落,成为束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枷锁。但是科举制度时代,当时的封建王朝也没有说把科举制度当作国家用人的唯一标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等千古佳话成就了一段帝王霸业,这不正是科技制度的例外嘛。“乡试”、“会试”、“殿试”、“廷试”灯饰科举制度不同阶段的不同称谓,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是科举考试不同阶段的优胜者,而当时的科举制度最大好处是考生一旦考中从此就衣食无忧飞黄腾达了,这是最值得羡慕的事情了。而“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被当时喻为人生的大小登科,也是一个读书人最值得骄傲和追捧的事了。与今天的研究生考试制度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了,从考试的组织严密和难度上讲,过去的科举制度严格决不比今天的逊色,而今天的研究生考试只不过是学习的开始,毕业后还要面临激励的人才市场竞争而生存状况堪忧,这一点上讲科举制度是明显优于研究生考试制度了。如果是从考试的作弊情况来看,科举制度中的作弊没有今天研究生考试制度中作弊手段的多样化和高科技。我们谈科技制度比研究生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是要恢复科技制度,而是企图说明科技制度最终会走向腐朽和堕落而今天的研究生考试教育制度也同样不会例外,研究生考试制度取消或改革已是必须的了。我们把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这加剧了教育的腐败和陈旧,教育仅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来限制人们的学习教育机会本来就违反了法律的自愿、平等原则!而考试制度也仅仅是适用于,一些用人选拔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但不应当是决定环节,如果说教育中还要保留考试的话,那也是一种民间的或行业的为了检验学习者掌握知识技能不同程度的一种方式,绝不是升学的条件或限制。
今天,有多少人在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决不考试上大学”,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教育考试制度还不因此更弦改章,那就是无可救药了!“科举”制度和“考研”制度没有可比性,也很难在一起做出比较,只不过我们可以从两种考试制度的最终社会实践效果来考量考试制度的实际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打破用人制度上的“唯学历主义”,实现人尽其才,唯才是举,用人制度选拔多样化,进而扭转教育考试制度的不良局面,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积极创业,把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割裂开来,不要让考试制度成为影响人们学习知识的障碍,更不能让考试制度成为人们就业过程中的无奈,学历不是劳动创造价值的根本条件。期待我们学子们不再为就业苦恼,更不会因考试而拒之门外,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是我们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www.zhongguolv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