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摸秋”是农耕社会里“让步政策”

(2012-09-29 18:37:23)
标签:

文化

“摸秋”是农耕社会里“让步政策”

 

 

老夫童年是乡村里穷小子,每逢中秋节难得吃上一枚月饼,更不想对着月亮发呆,只喜欢跟着邻家的伙伴们趁着月光去“摸秋”,也就是悄悄去摘富足人家的橘子和葵花之类的果实,然后在田野里笑呵呵的吃着玩耍,扯出鸡巴对着月亮撒尿。对于这种近乎偷摸的举动,大人们是不但容许而且怂恿,即便被“摸”的户主发见了也不追究,因为这是一种风俗。不只我的家乡,在中国许多乡村都约定俗成的,官府不问,王法不责。

 

我想,这种风俗在乡村里世代沿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样给吃不上月饼的穷小子网开一面,让他们在别人家吃月饼赏月亮时也尝尝秋天的果实,而不至于困守在茅屋里平生怨恨,让那些富足人家也赏月安逸。这其实是农耕社会里一种“让步政策”,因此中秋一轮明月之下,千家万户无论吃月饼的和“摸秋”的都其乐熔融,更显见田园牧歌式的社会景象。

 

其实,在农耕社会里有不少这类“让步政策”,除了容许穷小子“摸秋”之外,还有“叫花子赶酒”。就是富足人家红白喜事开酒席,讨米要饭的叫花子可以结伙去白吃。还有“吃大户”,就是村里穷人瞅见大户人家富得流油,就一齐起哄去大吃大喝一顿,大户人家也都好酒好饭款待。农耕社会里贫富之差是有的,佃农给地主交租子也是免不了的事,但并非所有的地主都是传说中的周扒皮和刘文彩,其中懂得“让步”的地主富农也不少。加之有宗族亲情关系联系联系,兼有“摸秋”之类的乡风民俗“让步”一下,所以贫富之间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显得那么紧张,大家都和平共处安居乐业。何况农耕也不至于一天工作12小时,除了春秋农忙之外,农民消夏和猫冬时间很长,逢年过节更是休闲快活,那时候的“农家乐”实在乐得可以,绝不是现在用地沟油和死猪肉做菜的酒店招牌。当然,这指的是正常状态下的农耕社会。如果皇帝老子弄得土地都集中到少数皇亲国戚官僚大地主手里,农民的租子交到四成以上,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那就另当别论了。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于是我在吃月饼的时候就想到那些至今还难得吃上月饼的人们,想到小时候“摸秋”的故事。当然,现今乡村里穷小子们都出门打工去了,仅一些老弱病残留守在家,再提倡“摸秋”是不现实的;现今城市里居民家家户户都关在“铁笼子”里,特别社区里更有警服保安、少林保镖和藏獒把守,大街小巷都安装“探头”盯着,城管开着车用高音喇叭在大街上像吆喝牲口一样喝止小贩和行人,如此森严壁垒神经紧绷,更无从“摸秋”,但农耕社会的此类“让步政策”,还是值得现代社会借鉴的。贫富悬殊之下,岂能一味风刀霜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