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犯不着拿中国人的信仰赌气
(2012-09-10 10:15:31)
标签:
文化 |
易中天犯不着拿中国人的信仰赌气
易中天先生以绝对“公知”的范儿干脆宣称“中国人没有信仰!”,“人是不需要信仰的!”,这似乎很能显示他的“文化自信”。然而我却认为,易先生这是在拿中国人的信仰赌气。
为什么?就凭他给“信仰”下的定义,就很有些故意。他说:“所谓信仰就是对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坚决相信,就是你相信一个对象他是存在的,但他又不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比如上帝、神。因为他不是自然界的,所以不能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因为他也不是人类社会的,所以不能通过生活经验来证明。科学实验也不能证明,生活经验也不能证明,怎么办呢?只能信仰。所以,只有这种相信才叫信仰,其他的都不能叫信仰”我们当然不能拿给普通人看的词典或者教科书上的说法来搬套,据说易先生是把儒学精通了、把国学经史子集都“贯通了”的大家,他完全可以用自家之言重新定义一切,然而易先生的如此定义,实在让人感觉不安。
首先感觉不安的是关于宗教信仰。易先生这样给信仰下定义,而且“比如”了上帝和神,那当然指的是宗教信仰。可是,如果说宗教信仰就是“对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坚决相信”,岂不简直把它同迷信混为一谈了!这恐怕不止宗教界人士不会认同,就是一般思想文化界的学者也不会附和。宗教信仰的对象固然可以说是“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秘存在”,但信仰者的精神和心灵状态却并非仅仅“坚决相信”这么简单。笔者也不信宗教,不想在这里谈玄,我只向易先生请教一个问题:过去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多人对鬼神都“坚决相信”,至今也还有些人喜欢装神弄鬼,那么按照易先生的如此定义,他们岂不是也应该算有宗教信仰?这岂不同你宣称“中国人没有信仰”自相矛盾?
易先生当然不可能不懂得什么是宗教信仰,他当然也不可能不了解一些中国老百姓的“信仰”实情,然而他偏要不顾自相矛盾地这么说,所以我看他是在故意赌气。
我也并非想就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和易先生深究,我想强调的是,易先生这样拿中国人的信仰赌气,表面上看来是于儒学、于国学、也可以说于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几分自信,然而却不仅于人类精神文明、思想文化的科学认知相悖,更于我们国人,不,应该包括所有的地球人的精神状态很有些偏执。
因为他的定义不但指定了信仰的范畴,而且还武断“其他的都不能叫信仰”。这样说来,世界上除了“对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坚决相信”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属于无信仰的人,这就关乎中国人、甚至包括整个地球人的“真实存在”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说反正易先生已经代言,我们普通老百姓就默认了。即便是芸芸众生也当明白,难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都真的属于“无信仰”状态吗?
我想,这个世界并不“对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坚决相信”,而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却有明确的选择和坚定的持有,对人类前途、社会进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人还是不在少数。即便是现今的中国人,哪怕是易中天所说的那种只能属于“崇拜”的“坚决相信”不能当做信仰(这也许是易先生宣布自己“无信仰”并故意给信仰如此定义的真正用意),哪怕是现在许多“公知”都跟易先生一样“无信仰”了,可是在我这样愚钝的老夫看来,有一些人心所向的非神秘“存在”,比如说公平正义,它至今仍然是根植于民众心底的。这种人心所向比任何“对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坚决相信”都来得真切,这种人心所向远远高于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这种人心所向也不仅是用儒家“伦理道德”和现代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的范畴,它实实在在地供奉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只要此念尚存,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尚存,中华民族的希望尚在,岂是易先生可以随便气使颐指的吗?
易中天先生宣布“中国人没有信仰”,痛快!宣布自己属于“无党、无派、无信仰的’三无’人员”,牛逼!然而,为此居然拿中国人的信仰来赌气,犯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