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舍弃的风情——俄罗斯风情散记(影像日记100830)
标签:
俄罗斯风情散记莫斯科圣彼得堡涅瓦河旅游 |
虽然数码技术,使影像有了随机、随时、随意的多从可能,但有一点是不可能的,那就就——
今天的风景就是今天的,不可重复,也不可能重复。这恐怕就是瞬间艺术的价值所在呢?
虽然,今天的风景,就在你按下快门的刹那,成了永恒;虽然你可还以把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制,但是对于时空,这个被你记录下来的特定的瞬间,已经定格,一去不复返了。
这恐怕就是我拍下片子若干,却不忍随意舍弃的原因。
我相信,每次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一定是有一个打动了我的理由;一如我手头的这些个没有舍弃的片子,回头看时,都能找到拍摄时的特定的理由和想法......
比如题图,在圣彼得堡的石头城,我被脚下的老砖的古老吸引。彼得告我,这砖有一百年以上了。再看时,发现我的影子恰巧投放到老砖上成一个长长的影子,一如历史的缩影。觉得有趣,就把我的影子拍了下来。而这个影子,只要我一走,他就不在了。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都是这样么......
因此,瞬间艺术,作为摄影,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在!
一个黑人在涅瓦河边的游船上刷着颜色,我抓拍被他发现了,回头伸出中指对我示威。琛说:在西方,这是最重的骂人方式。我说,这个动作,是世界语,都明白。
圣彼得的石头城,屋顶的颜色有点构成感。
无产阶级展示沙皇的富贵,是想激起劳苦大众心底的不平;现代文明展示历史,是想让人们看到物质文明曾经的辉煌。


涅瓦河边的鸽子,它的闲适总在吸引我
在圣彼得堡时,彼得告我,这三幢楼房是二战时留下的。朝阳却没有窗户,是怕玻璃反光引来德军炮火。
二战时这幢楼房几乎被炸毁了。圣彼得堡这样的楼,都还保留着。
莫斯科郊外的餐台边,爷孙俩餐前的情状被我记录了。
莫斯科跳蚤市场,是我闲暇时最爱的地方。很多苏联时期的遗存在这里都能看到。
我戏称圣彼得堡是包了浆的城市。因为目之所及,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比比皆是。
想:判定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优劣,尊重历史与否,是决定性的一点!
鸽子,落在百年老砖上,形成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战争与和平。

这是我刻意抓拍的,阳光、草坪,鸽子、树影......
想到了印象派的绘画——户外光与条件色洒满画面。
冬宫一隅,一扇窗子把涅瓦河定格。
在彼得堡,人居也是鸽居。
一座楼宇的屋檐,是建筑者专门为鸽子歇脚留得(我想当然的理由)。

鸽子的排列,让我感到飞禽也是有思想的。
老阿尔巴特作为莫斯科的文化街道,普希金塑像是最重要的风景。
格鲁吉亚餐厅的服务员,看我对这里的环境感兴趣,留影时大方地向我靠近......
莫斯科一幢百年以上的作家沙龙,托尔斯泰、高尔基、果戈里、契可夫等文豪都在这里停留过。
作家沙龙咖啡馆有一座碑铭,上面镌刻着二战时死难的苏联作家的名字


烛台是俄罗斯的传统灯具。如今照明已经完全电气化了,但烛台仍然以各种方式存在着。
莫斯科郊外的公路旁有一幢教堂似的木屋,想着此生可能只此一次际遇,就拍下来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