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先正名

(2005-12-29 03:26:24)
分类: 妄加评论

温州到北京的飞机刚落地,手机刚打开,电话就打了进来:“刘毅,到北京了吧?晚上见面吧,我们台长明天要走,今天一定要见你。”“可是我要先开会??”“那就等你开完会过来,多晚都等。”

  七点到北京,到了晚上十点,已经开始第二场创作会议了——我突然觉得原来做编剧也是一份很忙的工作。

  电视台要新开一部连续剧,给我的资料上说,是一部“家庭励志剧”,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有点晕:只听说过家庭亲情剧、伦理剧,或者青春励志剧,家庭励志倒真是没有听说过。对方解释:就是家庭成员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整个家庭走向成功??

  哦,明白了,其实还是亲情剧。

  当年才开始学做编剧的时候,专门的一课就是戏剧分类,所有戏剧都包含在几大类里:家庭、励志、友情、寻宝、复仇、战争、科幻??当然了,很多戏是几种类型的综合体,励志+友情,家庭+复仇+友情,诸如此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的元素,始终都是这么些类型。就像世界上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如此多种多样,但是组成他们的元素,不过也就一百多种。

  上了那一课之后,看电影就开始给人家归类了:《星球大战》是科幻+战争+励志,《夺宝奇兵》是寻宝,《泰坦尼克》是灾难+爱情??什么电影电视剧,都得先把它归到某种类型里,好像这样心里就踏实了。要谈一个剧本,第一句话就是:是什么类型的啊?

  可是慢慢也就发现不对了:简单地归于某种类型,似乎并不能真正抓住故事的核心,《阿甘正传》归什么类型?人物传记?这个人物根本就不存在,励志?也不对吧??同样是家庭伦理戏,《婆婆媳妇小姑》和《花非花》简直就不是一个概念。

  于是慢慢又放弃了用类型划分的表述方法,要跟人谈戏的时候,第一句话变成:故事是怎么样的?

  可是还是有很多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习惯用类型来划分,每次要谈剧本,第一句话就问类型:古装武打?时装爱情?亲情伦理?我每次都要解释半天:是一部家庭剧,可是重点是两个女人的故事??讲了半天,人家还是一句话:哦,明白了,还是亲情剧——大家都习惯了,首先把名分搞清楚,心里才踏实。

  类型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契约精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