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妄加评论 |
前段时间,去无锡救场,为一部即将开拍的戏改剧本。
改完剧本,剧组如期开拍,我回到北京,开始写下一部剧本,这个时候,接到导演的电话:刘毅啊,关于最后的大结局,我有些想法??
又过了两天,接到投资商的电话:刘毅啊,关于最后一集,你看可不可以这样??
于是又去了一趟无锡。
在无锡呆了两周,和大家一起开会,讨论出一个方案来,然后根据这个方案修改、交稿,回北京——还好现在无锡有机场了,三年前在那里拍《少年包青天2》的时候,每次都要巴巴地跑到上海去坐飞机,现在可方便多了。
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开始潜心进行后边一部戏的创作,没有想到,电话又来了:刘毅啊,xx老师觉得,她的戏应该这样处理比较好??
我咣当倒地了。
Xx老师是前辈表演艺术家,她对于剧本的建议当然是好的,但是,剧本这东西,有时候有高下之分,有时候却只有a、b之分,就是说,同样的一段戏,你可以用a、b两种方法去表现,这两种方法说不上谁好谁坏,只不过是个人兴趣而已,就像水煮鱼和香辣蟹,有人觉得水煮鱼好吃,有人觉得香辣蟹好吃,至于鱼蟹本身,其实说不上谁比谁好。对于厨师来说,也说不上哪道菜更高明,只不过,你预先说好了要水煮鱼,这会突然说:师父,麻烦你回一回锅,改成香辣蟹——那厨师也会跟我一样咣当倒地的。
编剧和厨师还有一点处境是一样的:就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作菜一样,基本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写剧本。
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摄影、灯光、美术都是需要特殊技巧的,而导演就更是一门综合了各种特殊技巧的工种,只有编剧,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也能认个3000字,也会用电脑打拼音打字——编剧的技巧就已经掌握了,剩下的不就是个讲故事嘛,讲故事谁不会?谁肚子里不是一堆故事?
所以,如果剧本要修改的话,理论上是可以永远修改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因为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自己的看法,自己觉得好的讲故事方法??还好,剧本的决定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前几年在上海拍戏,半夜接到一个剧组内线电话:
“请问是编剧吗?”
“是,怎么了?”
“我是xxx,这样,关于剧本,我想和你商榷一下??”
放下电话,我觉得有些迷茫,打电话给制片人、监制、导演,问了一圈,谁也不知道这xxx是谁,一直到第二天,制片主任解决了这个问题:“哦,那是一个小工!”
嗯,一个有追求的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