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捣乱行为的动机

(2008-11-21 14:54:59)
标签:

教育

育儿

动机

课堂

恶作剧

杂谈

分类: 教学随笔

课堂捣乱行为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出“怪招”、搞“花样”、闹“恶作剧”,使得教室不得安宁,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对待这样的学生,如果进行惩罚教育,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当搞清楚学生恶作剧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即捣乱行为的动机。

研究发现,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都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赞许的强烈愿望。每个孩子都有渴望得到长者们关爱的强烈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由于不能通过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关注,只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课堂上捣乱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如果老师不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简单地通过惩罚的方法来对待,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了解这种动机后,就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和全面的观点看待上课捣乱的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进行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评价,激发其内在动力,调动其积极性,可使“浪子”回头,“野马”驯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