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师生沟通的桥梁

(2007-03-23 15:25:37)
标签:

教学心得

分类: 教学随笔

做师生沟通的桥梁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刚刚从语文学科转入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但由于没有以往做班主任、教主科的压力,没有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对立”,没有了语文老师与学生的“针锋相对”,上起课来却也轻松自在,与学生的沟通自然也就容易起来。

在我所教的十六个班中,起初我并未觉得和哪个班更亲近,毕竟每两周才上一节课,和学生的接触还是挺少的。于是我也就自认为学生对我也无非是上课听一听,下课见面打个招呼而已。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到我错了,同时也让我感到了几许骄傲,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心理教师应该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事情是这样的:

学校为了考核教师、促进教师的发展,每学期都要在学生中搞一次评教议教活动,内容不过是你喜欢哪一位老师,不喜欢哪一位老师,给你的任课教师打打分。也许是久经“沙场”,多次经历此评的缘故,我对此并不以为意,反正学校对老师的评价还要综合其他方面。但有的年轻教师却对此非常上心。

又一次评教议教活动结束了。

那个周五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看书,两个我教的学生气冲冲地走进来。“老师,我们班的评分表你确实没给别人看过吗?”(评教议教时,他们班的表格是我发的,当时我曾说过这些表格任何任课教师都不会看到,希望同学们能够如实填写)我很惊讶,“当然,从你们班出来我就直接把这些表交到教导处了。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依然气呼呼地说:“那我们老师怎么知道我给他打了多少呢?还有很多人的打分,他都知道。”哦,我明白了,一定是班主任就此事在班里大动干戈,他们挨批评了。于是我就又一次把学校此举的意义向他们重申了一遍,同时告诉他们,班主任老师绝不可能看到那些表格。我问他们:“你们相信我吗?”学生说:“要不相信你的话,今天就不来找你了。”他们的话让我有几分得意,毕竟几节课的交往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但随之我的心情又紧张起来:孩子们说要到教导处对质,而且还要找校长,不行的话就找到教育局。对质我不怕,领导本来就很忙,这不要添乱吗?我的大脑迅速转动起来,在仔细聆听他们两人的讲述的同时,寻找着他们话语中的突破口,并就着他们的话开导他们。终于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有些认可了我的看法:虽然老师的有些做法不可取,但他平时对学生的爱护是其他很多老师所不能及的。他们两个接受了我的建议,回去以后找机会和班主任谈谈。

他们走后,紧张了半天的心轻松了一些。但很快我又想他们到底能不能和老师很好地沟通,老师能不能真正理解他们,改变自己的错误做法呢?我应该和他们的老师沟通一下。还没到他们班门口,我远远看到其中一个孩子和老师正站在门外,他们在谈着什么,老师的脸色很不好看。看到我过去,孩子用眼神告诉我:“怎么样,我没说错吧?他找了我!”于是我和老师说有话要说,让孩子先回避一下。

在单独的交谈中,我把孩子们对他的想法告诉了他,有很多内容是他根本没想到的,他很震惊:本以为为学生全身心地付出,应该得到他们的理解与尊重,现在的结果却……我建议他和孩子们开诚布公地谈谈,让他们了解为师者的苦衷,了解自己行为的初衷,让他们真正地理解老师。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将当天的晚自习改为班会课,利用这段时间和所有的学生交交心,并邀请我参加。我欣然接受。

在接下来的一小时中,他们唇枪舌剑般的交流着,师生都敞开了心扉,把压抑了许久的心声吐露出来。当火药味较浓的时候,我适当泼泼冷水,他们的情绪便冷静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师生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原本显得颇为紧张的师生关系也相对缓和了下来。

在放假前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班师生的相处很是融洽,我原本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元旦的前一天,他们班派了几个学生做代表,送来了新年礼物——一个装满了同学祝福纸条的瓶子。当我打开一个个小纸条,看着同学们及老师的祝福,我欣慰地笑了。

原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我不仅仅是他们的心理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一个可以倾诉心里话的朋友。

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缓解了师生间的矛盾,我的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骄傲,我是一名心理健康课教师!在未来的岁月中,我还会用自己的力量,用心为身边的老师、为可爱的学生、为我深爱的学校做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