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f1赛车加拿大站 |
分类: 飙车地带 |
F1的加拿大站,一地碎屑。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豪。在贯穿整场比赛的混乱中,成就了新的英雄,也让曾经的“英雄”落寞。不过,这也许正是F1的精彩之处。偶然因素、不确定性、惊险刺激……使得我们对每一场比赛都有所期待。
有必要按照F1的“发车排位”思路,把这场比赛中的令人大跌眼镜的“恐怖”场面排排号,来一场“超级附加盘点排位赛”。
末位——主角:安全车。上榜理由:耀武扬威,四度出场。
安全车照例象消防车、救护车、通勤车、运输车一样是待命的,但这场比赛例外,安全车频频亮相,达四次至多,赚足了眼球。安全车的驾驶员赛后一定要向组委会要“加班费”的,这劳动强度也太大了!另外,组委会也要吸取教训,不要把安全车的“车身广告”资源白白浪费掉,亡羊补牢,应加紧开发。
第五——主角:马萨。上榜理由:“荣获”黑旗一面,比赛突然“死亡”。
法拉利要分数,马萨也迫切需要长一长个人积分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轻易让新加盟法拉利的Kimi比下去,实在要不得;被新加盟F1的小弟弟路易斯甩得太远,那更是万万要不得!然而,马萨一定不知道中国的古语“性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不,豆腐没吃到,还烫了一嘴的泡。没顾上看信号闯红灯了?呵呵,低级错误见过不少,但没见过这么低级的!把美好的第三名都拱手让出,唉,马萨,让我们说你什么好呢!(费斯切拉虽然“陪榜”,但他无足轻重,所以靠边乘凉去。)
第四——主角:阿龙索。上榜理由:在同一个“坑”掉进去三次。
阿龙索照例也是个稳健的家伙,可这学期龙同学的心态有点不对头了。原因不外乎有三个:第一,时运不济,就像这次比赛,连罚停这种罕见的倒霉事都轮上了,被安全车“害”了也不止一把,还有什么好说的?能捞到一个积分已经不错喽。第二,开不惯迈凯轮,至少不如开雷诺得心应手吧,不像路易斯,从小就是在迈凯轮长大的,要驾轻就熟自然需要磨合时间。第三,危机意识过了头,最“想不通”(最担心)的是“前两届世界冠军”可别连开同一辆车的小师弟的“苗头”都别不过,因此,时时会出现盲目冒进的情形。在一号弯的表现最为明显。技术动作变形,或超过了赛车的极限,不冲出去才怪。人说:一个人不能第二次掉进同一个坑里——言下之意,第一次掉进去是“不小心”,第二次就是不会吸取教训的“傻瓜”了,那么第三次呢?
第三——主角:佐藤。上榜理由:阿龙索居然也能被用来超越。
佐藤,日本人,以冒失著称,别的没什么优点,不知道是怎么混进F1车手行列的,估计是托了有钱的日本车队的福。超级亚久里,听名字就不是什么好车队,向来只有“陪太子读书”的份。而就是这个三流车队的三流车手,硬是把阿龙索给超了!看来加拿大就是阿龙索的“平阳”啊,老虎被犬戏弄一番。当然,不可否认,超级亚久里和佐藤都很努力,而阿龙索则很疲软,这么一来二去,天平就往另一边倾斜了!
第二——主角:库比卡。上榜理由:象玩体操般玩F1。
拿库比卡的撞车来说事有点不太厚道,但既然是“恐怖”排行榜,当然少不了惊心动魄的主角。好在现在F1赛车科技的进步,让座舱坚固无比,库比卡大概是怕我们这些观众不了解这些,亲自做了一次“示范”!高速撞墙——解体碎裂——空中翻转——自由落体——底朝天,天哪,库比卡幸运逃过一劫,愿上帝继续保佑他!
杆位——主角:汉密尔顿。上榜理由:一出道就战无不胜,“恐怖大王”非他莫属。
汉密尔顿不仅拿到真的杆位、还稳稳地一路领先、并如愿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最大“问题”在于,这个年轻的“黑”马从名不见经传的F1菜鸟,一跃而成为积分领头羊,在他的一年级赛季中,场场“预定”了领奖台的座位,悄无声息地从第三个台阶“拾级而上”,一下子就站到了顶峰,从“无”到“最好”,中间几乎没有任何过度!这就不是“凡人”所能做到的,连“车神”舒米都会自叹弗如吧(I服了U)!下一个“悬念”变成了:“汉密尔顿什么时候会从领奖台上掉下来”(“赔率”一定会超过250:1)!
前一篇:数码单反,为何日本领跑?
后一篇:无线输电vs电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