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2024-07-16 12:42:08)
标签:

河内旅行

越南旅行

越南美食

河内美食

hanoikids

分类: 走走逛逛
在河内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起床的时候发现天空晴朗,湿度也比昨天减弱不少。昨天还在担心天气不好要不要取消在HanoiKids上面预定的导览服务,现在看来真是天公作美,就让我们顺势而为吧!
免费导览的主题线路有很多,在乐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升龙皇城这个主题。说起来和北京还有些相似之处,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河内的中心就是升龙皇城。对于这个主题,我们依然没有什么太多的研究和探索,抱着开放的心态,享受这次旅程。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我们提早几分钟到了售票处门口,基本没有什么游客,这和暑期中的故宫还是大相径庭的。接待我们的是Sean,十九岁的河内大学生,见面和我们握手,非常有礼貌。导览以英文为主,不过后来他说自己也有中文名字,叫范长山,山是山西的山。中文真是挺不错,于是小范同学就成为了我们这次皇城之旅的领队了。

因为河内后来被法国殖民,皇城大部分古老的建筑都被摧毁,唯一留下的就是这个城门的部分了。和中国一样,最中间的大门走皇帝,侧门走官员,最两边的们大概就是宫女太监之类的我猜测。
我们从正中的大门走进去,就是一片地下遗址。分为两个年代层,现在已经被玻璃罩保护着,更早年代的是红砖,红砖层上面就是青石砖层,这个和故宫太和门前广场上的青砖很像。

当然相似的不仅仅是建筑构造,还有科举考试制度。在来越南之前刚好读完了明朝那些事,了解到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这次看到展厅的介绍,越南科举的基本结构和中国也是相同的。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导览线路组织得很有条理,先从大门进入,登上城楼远处可以看到在空中飘逸的越南国旗和旗楼。然后就是在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中观赏一些保存下来的文物。乐说,这些装饰纹样看起来都非常的柔和,狮子和龙都是萌萌的,不会让人感觉到攻击性。相比我们在国内看到的石狮和龙纹,更多的威猛,严肃。不仅仅是图案,就连配色都是饱和度不那么高的莫兰蒂色调,越南自古以来的审美,在加上被法国殖民之后的文化影响,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这种美学体现在他们的文创,装饰,服饰甚至是菜品上。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小范同学很认真地讲解着各式文物,但因为我英文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过多的信息摄入,感觉就像在课堂上再也学不进去的学渣,脑子昏昏沉沉。于是大家决定去喝点东西,顺便歇歇脚,对于我来说是歇歇脑。

椰子汁是我们到了越南之后最常喝的纯天然饮品了,吹着冷气喝加冰块的椰汁,三个人开始闲聊。小范同学说自己读的是communication(传播)专业,我问,你知道中国常用的社交媒体吗? 他胸有成竹,说出了中文“小-红-书”。我和乐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他不仅知道,还有自己的账号,最近的一些发文都在推广HanoiKids,不得不佩服,果然是communication出身的啊。

然后不知怎的就聊到了生肖,他说越南也有12个属相,但是没有兔子,有猫。所以到了越南,我就属猫了。小范属猴,他还透露了爸爸属虎,妈妈属羊,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多么坦诚的孩子,没等我们查户口就自报家门了。

其实我对HanoiKids这个组织非常感兴趣,如果当初我上大学的时候有这样的社团,那就能提前十几年开阔眼界锻炼口语了。我询问了一下组织里的男女比例,据说80%都是女生,只不过升龙皇城这条线路讲解的人少,很幸运地让我们赶上了小范同学,他骄傲地说自己每个主题的tour都可以带。再抛出一个犀利的问题,这个活动是免费的组织会给你们发放一些补助之类的吗?并没有,但是从接待客人中得到的美好的体验足以支持这个组织的运转以及源源不断地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和小范同学的沟通非常流畅,我们说到什么他都能接住,问的问题也都会详细的解答。很佩服他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和眼界。乐问我,你19岁的时候啥样?我说,和小范比起来我是个大傻子。

接下来的行程不再局限在游览文物和展板,我们去到了更隐蔽的区域。之前被法国人破坏的大殿的地下,居然是人防工程。小范同学带我们另辟蹊径,从一个不起眼的入口进入了一个小型防空洞,里面有布置战略的会议室,电话隔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然后我们还游览了一个更大型的地下人防工程,深邃的楼梯直通地下十米,这个区域还配备了毒气过滤装置。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没想到越南的防空洞保存得如此完好,还能供游人参观回顾历史。我记得去重庆时候,很多洞子改成了火锅店,还有酒吧。哦对了,北京也有地下城,不过还在下恢复中没有对外开放。

从人防工程出来,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战争期间遗留的装置,比如嵌在地面之下的粗水泥管子,遇到空袭,人就可以就近钻进去盖上石板,抵御炮火。一个管子里面大概可以蹲三个左右的成年人。还有另外一个装置,眼熟的很,就是我们第一天抵达河内乘坐的人力自行车。小范同学说,战争时期,这种车就用来运送物品,以及...转移尸体,啊,我内心一震,无法控制地做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然后无意识地说,啊,而它现在用来载观光客...空气有些凝固,甚至略有些尴尬,我想补救一下:我的意思是,这个车用途还挺多的。

没想到小范同学突然语出惊人:这种车也叫 “客先死”。

客~先~死!!!
啊啊啊啊啊,这也太形象了吧!!!在混乱的十字路口坐在车上的感觉确实有一种随时可能被撞死的预感,而且车夫是坐在我们的后面,要死也是我们先死。

这种黑色幽默太戳我了,忍不住发出爆笑!!!到底是谁发明了这个词,我为TA的脑洞所折服!大概从那一刻,我正常人的伪装被揭穿了,怪人本色显露无疑,哈哈哈哈哈,这该死的笑点。从这之后每当在路上看到游客们坐在“客先死”上面开心地游览,我都会嘴角上扬——越南,你真的很魔幻。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理论上小范同学的导览服务在讲解完皇城就结束了。为了感谢他,我们决定请他吃个午饭,顺便让他推荐个当地好吃的馆子。然后他就乖乖带路,带着我们东拐西拐去到了一个只有本地人在吃东西的小吃店。一路上我们聊了一些更广阔的主题,比如他毕业之后想找做什么职业?有没有出国的打算?越南人如果移民一般会选择哪些国家?然后我们一一得到了答案:
越南人认为移民去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很不错的选择,小范同学没有想到去那么远,他觉得毕业之后可能会做翻译或者导游,他对中国也很感兴趣。如果是两广地区,我们推荐他去广州,那边经济更繁荣。他说他也感兴趣草原,这是越南很难见到的自然景观。他也知道新疆,我们说到杭州西湖他甚至知道西湖醋鱼。我说新疆可能太干燥了,不太适合越南人的体质。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一路来到了小吃店。

原来小范同学带我们来吃的美食叫做Bun Cha, 烤制的猪肉饼放在蘸水里面,可以添加蔬菜和粉就着吃。这家店有多正宗呢,正宗到根本没有游客的身影,店铺由两个区域组成,一边专门炭火烤肉饼,另一边是食客们的就餐区。虽然环境简单,但丝毫不不影响食物的美味。我和乐点了柠檬水和橘子果汁,小范同学自己喝几毛钱的凉茶,让他点贵一点的饮品,他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就好这一口。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我相信美食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开吃之后,我们的话题就开始转换到了国内电视剧,小范同学居然是《甄嬛传》的铁粉,而且他对中文的认知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跟他说“本宫”,“奴才”他居然都能听懂。剧情我肯定拼不过他了,毕竟《甄嬛》我自己都没怎么看过。越南会播放很多中国的电视剧,有时候是原声加越南语字幕,小范同学的听力就是这么练出来。

说到中文,乐让我教小范一些北京话,也算是文化交流了。还好以前有储备,先给小范同学普及了一下儿化音的发音和用法,最简单的“前门”和“前门儿”,然后我这个分享欲就被点燃了,再来一个,北京人见面打招呼,“吃了吗?” 小范同学天真地问,如果说没吃,是不是要请我吃饭啊。最后再教一个地域级别的——吞音。我说“你好”就是“鸟”,“厉害”就是“裂”。小范同学一脸懵逼,我感觉他快要裂开了。不过在解释之后,他就豁然开朗,有一种我听到“客先死”之后的炸裂感。

到这一步,小范同学已经不知不觉被我们拐到了逛吃tour主题了,午饭之后来一杯咖啡再舒服不过了。我们询问小范同学下午是否还有其他安排,他笑嘻嘻应该猜到了我们接下来的举动。我说,现在有一个严肃的问题要问你啊,老实交代,你最喜欢的咖啡馆是哪里,带我们去!

他先问我们有没有喝过egg coffee,当得知我们已经打卡之后,他已然有了另一个更完美的选择。说走就走,又是一路穿大街过小巷,佩服越南人不用导航就能认路,小范同学说他刚开始到这片区域的时候也是会迷路。然后突然停下来,往一个小门里一钻,居然到了!
这家完全隐藏在老建筑中,连个像样的门头都没有的咖啡店,居然是小范同学的最爱。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好吧,我确实不应该以貌取咖啡店,这是应该算是河内咖啡“大师”店了,面积虽然不大,墙上挂了很多培训和获奖的证书。据说店里有四位咖啡师,和店员交流的时候他会强调,这里不是网红打卡是为真正热爱咖啡的发烧友而开的。在这里我们品尝了越南本土特色炼乳咖啡,这种奶奶的咖啡真的很合我的口味。

闲聊贯穿了我们整个体验,我们又问小范同学的mbti,他说自己测了好多次都是infp,他喜欢折纸,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当提到河内夜晚的酒吧和夜店,他也会好奇,但是强调自己现在没有太多的钱,等有了积蓄会去看看。这让我想起,小范同学的手机,还是比较初代的那种智能手机,网络信号还不是特别好。联想到他推荐给我们的小店以及一些小细节,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勤俭节约的孩子。这家咖啡店,他去年的时候会常来,今年因为作业比较多,所以来的次数就少了。在咖啡馆的聊天,小范同学还是尝试练习他的中文。而且还拿出一个本子,正面是中文的一些练习,背面是之前的中国客人给他写的留言。他随身的双肩背里面,还装了笔袋,里面有各式的笔让我们挑一支也可以给他写留言。

写点什么好呢。就祝愿我们的小范同学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在我看来,人世间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和乐在到了河内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地人都很放松闲适,守着自己的小店就可以过一辈子,没有一点可以卷起来的迹象。希望小范毕业的时候,依然可以保留初心,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钱够用就好了,然后开开心心用自己的方式过一生。我和小范说这些话的时候,能感觉到他在很认真地听,希望他能理解我说这些话的含义吧,远离人类内卷的大浪潮。

准备离开咖啡馆的时候,小范看到我书包上的挂件很感兴趣,我告诉他那是从甘孜支教带回来的纪念品,草原牧民放牧鞭子上的毛线球装饰。你喜欢吗?其实送给小范留个纪念也无妨。他说,不用不用,我有你们的留言就足够了。

我们告诉小范,今晚就要乘飞机去岘港了,也许下次再来河内,我们也许会选择自驾,还想去Sapa这个地区转转。Sapa可是有草原的高海拔区域。我说,小范,你注意一下小红书私信,下次来我们可能就直接接上你出发了。随说是玩笑,小范同学居然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也可以坐火车去呀!他居然用了“我们” 哈哈哈,无形之中已经被我们带上路了。

原本两个半小时的导览,小范毫无怨言地陪着我们五六个小时,告别终究还是要来的。在咖啡馆的门口,我说,小范,你自由了,我们终于要把你放回去了。他还是笑嘻嘻的,说很高兴认识我们,就像刚见面那样,告别也是一一握手。我和乐把准备好的小费塞给他,这次小范没有拒绝,毕竟他值得。

告别小范同学之后,也该和河内告个别了,我和乐从老城区慢慢逛,又穿越到French Quarter,最后回到还剑湖湖。在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河内的48小时好像经历了很多,还有太多没有探索到的区域,没有机会打卡的餐厅,仿佛冥冥之中我们还会再回来,告别是为了下一次更美好的重逢!

今天的彩蛋:
在河内机场,我们吃到了来越南之后的第一碗pho,没有对比,这碗已经足以征服我的胃口。越南享誉世界的三大美食:春卷,河粉和法棍,终于在非正式场合解锁了前两道。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在我的认知里河粉、法棍这些小吃,就好像北京街边的烤冷面,摊煎饼,很难在正式场合想到吃这些,反而是临时需要救急或者周围实在没什么可吃的情况下,才会想到这些,毕竟这个品类,怎么点都很难出大差错。

越南旅行日记(3):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最后这张照片是飞机即将降落岘港的时候拍的,星光璀璨的城市见得多了,反而是这种薄薄的浮云,让人感到夜色的梦幻。再见河内,晚安岘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