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行日记(2):河内的一天如何度过

标签:
越南旅行河内旅行 |
分类: 走走逛逛 |
由于和国内有一小时的时差,我们早上八点多就醒了。窗外的天气有些多云,酒店房间里感觉水汽很足,昨晚的衣服今天一模已经有些潮乎乎。没想到来越南旅行,还送“回南天”体验。

还剑湖边的这家Cong咖啡是三层小楼,二楼和三楼都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致,一些人坐在阳台边办公,看着窗外还在下的淅沥的小雨,喝着美味的冰沙,我想这才是度假的感觉啊。我和乐也在唱响,如果有一天可以做数字游民来到河内居住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每天找一家咖啡馆办公,当地的饮品食物又很便宜,整个社会的状态又很松弛,简直就是对身心灵的疗养。

距离市中心更近的那段,大概就是大多数游客的镜头里出现的繁华的火车道。我们先去探访的商业化程度没有那么高的路段。走起来确实有点远,而且路况一般,但是我们在路途中发现了一家榴莲专卖店,也算是旅途中的惊喜,所以我们认为此段依然值得到访。

只要人在市中心,走到哪里感觉都不太远,散散步溜达溜达就可以抵达。我们到达火车街附近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人群的密度开始变高。站在入口正在思考要从哪边进,这时候过来一个热情地当地大哥。告诉我们下一班火车要一个多小时以后才到,他可以开摩托带我们去另一段铁路,那边可以提前看到火车。对于他的话,我是将信将疑的,要感谢的我的直觉,我们摆脱了他,还是选择自己在原地找个店坐下来等一等。这时候很多咖啡店门口已经坐满了人,大多数是西方面孔,神情略显兴奋,好像接下来要见证什么伟大的时刻。我和乐正打算从另一个路口往里走,这时候突然警铃响了起来!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下午看到的时刻表,妈呀,这怕不是马上就要过火车了吧!!!
酒店的早餐十分丰富,有现煮的河粉,也有法式鸡蛋饼。这像极了河内市中心的划分,old quarter和french
quarter。
我们住在老城区,从酒店出来步行到城市中心的著名景点“还剑湖”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还剑湖让我想到昆明的翠湖,也是大概的位置,湖水绿幽幽的。原本空气中湿度已然超过90%,走在湖边有深一层的闷湿感。这样的天气,要做点什么呢?
这次来越南旅行,我们采用了mbti中P人的行为准则,没有什么规划,想做什么都是临时起意。昨晚刚好刷到还剑湖旁边有一家鸡蛋咖啡做的还不错。说到鸡蛋咖啡,我一开始内心是拒绝的,生鸡蛋现打发铺在咖啡上,我内心都能升腾起一股子腥味。但看在博主拍胸脯保证这家的鸡蛋咖啡一点腥味情分上,我竟然有一点心动。
正当思考接下来的行动方向之时,我无意间抬头,看到了推荐的那家鸡蛋咖啡的门头!店是在一座老建筑的二楼,与其说去咖啡店,不如说是在一间老宅子里喝咖啡。沿着狭窄的旋转楼梯我们来到二楼,斑驳的黄色的墙壁上,挂着一些老照片,据推测房子应该就是店主家的老宅,而照片里还出现了上一代的经营者。
店主是个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清瘦的男子,专心地用手机打游戏,但是见我们来也会抬头打个招呼。看了一下价目表,手打鸡蛋咖啡不到10元一杯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我选了鸡蛋冰咖啡。老板接单之后果断放下手机,开始一通操作。没过几分钟,一杯带着图案细腻蓬松的鸡蛋咖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除了这是一杯热咖啡,其他简直无懈可击!我为老板即兴创作的能力内心拍手叫好!
尝试和老板沟通,我们点的冰的上成了热的,能不能额外给我一些冰块,鸡同鸭讲一番,老板以为我们要再点一杯冰咖啡。罢了罢了,我摆摆手。
我们将注意力抽回,再次放到这杯鸡蛋咖啡上。泡沫绵密,图案生动。我尝试喝了第一口,但是由于鸡蛋层太厚了,居然没有喝到咖啡,只是在嘴边留了一簇奶黄色的小胡子。然后我们尝试将鸡蛋泡沫与咖啡混合,味道提升的同时,鸡蛋咖啡的神奇也就荡然无存了,现在它变成了一杯富有蛋奶香的普通咖啡。无论如何,还是一个神奇的体验,确实没有想象中的腥味,同时我也好奇第一个发明这个做法的人是通过何种契机得到灵感启发的呢?
这时候,老板又再次出现,找给我们冰咖啡和热咖啡的差价。我想他也许就是反射弧比较长一些,但人还是怪好的呢。临走的时候,这些钱我们又留给了老板,不过有了一个新的理由:为他的即兴创作付费点赞!
说到这个图案,还有一个彩蛋。当时我只是以为老板信手拈来,画个风景而已。今天在整理游记的时候,我忽然注意到,这画里的建筑还有点奇特,莫非是还剑湖周边的某个建筑?网上一查,果真如此!这就是还剑湖旁边著名的“龟塔”呀!老板那时的用心,终究是被我错付了。
喝咖啡出来,也就九点多一点。作为游客的我们,比上班族的作息还勤劳。今天要如何度过呢?奇怪,每当我有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老天就会把接下来要用到的道具抛给我。
鸡蛋咖啡楼下,就是旅游小巴集散中心。很多大城市的观光巴士是双层的,河内很精致,这里是观光小巴,能乘坐十几人那种小公共大小,还是敞篷的。
我和乐相视而笑,就它了!
我们决定坐个on way
trip先兜上一圈,简单了解一下河内的景点分布,然后下午或是明天再精准游玩。票价大概30块一个人,和之后的胡志明观光巴士相比,是非常划算了。
小巴的前半段是围绕着河内西湖绕大半圈,后半段主要是穿梭在各种室内景点。全程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
在随时可能突降大雨的天气游览河内,这种敞篷但是带雨棚的小巴真的是最好的代步工具了。
小巴的线路从老城区穿越到法式区再穿回老城区,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两个区域的差别,老城区路比较狭窄,街边的店铺主要都是个人经营的小卖店。法式区的道路更加宽阔,建筑之间的空隙和空间也延展了很多,恍惚间会让人有一种在欧洲穿行的感觉。
我们在小巴上躲避了上午风雨最集中的时段,由于上车时间比较早,全程下来几乎都是我和乐两个人包车的状态。车上配置的导游也会在经过重点建筑时,做简单的介绍。这样一次次美好的体验(上次时在葡萄牙的波尔图),以至于让我养成了每次去到一个新城市,先要体验观光巴士的好习惯。
在回到出发点的时候,雨又大了起来。我们干脆躲到附近的Cong咖啡。说到Cong咖啡,这是河内非常著名的连锁,据说创始于2007年,Cong是“共和”的意思,门店也是以军绿色为主。很多网友推荐他家的椰子咖啡,是冰沙口感的,椰浆浓郁,我们品尝了椰浆绿米冰沙除了甜度有点高,味道真的非常讨喜。

还剑湖边的这家Cong咖啡是三层小楼,二楼和三楼都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致,一些人坐在阳台边办公,看着窗外还在下的淅沥的小雨,喝着美味的冰沙,我想这才是度假的感觉啊。我和乐也在唱响,如果有一天可以做数字游民来到河内居住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每天找一家咖啡馆办公,当地的饮品食物又很便宜,整个社会的状态又很松弛,简直就是对身心灵的疗养。
雨貌似停了,我们就打算去附近的小街小巷逛逛,这片区域叫三十六行街。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露天版的义务,所有品类都有自己的区域,基本上生活所需的所有物件在这三十六行街都可以采购到了。我想如果要给越南人做mbti,大概率J人会多一些吧,因为他们做事真的很有条理。不大的空间被规划得井井有条。一些店铺进门是要拖鞋的,地板保持得干干净净。
照片里是一家“灯笼行”,越南的灯笼有其独特的形状,上宽下窄,多以绸布做装饰,一整片挂起来非常艳丽,也妩媚动人。
河内的天气说翻脸就翻脸,三十六行没逛完转眼又是瓢泼大雨。怎么办怎么办,刚好又走到湖边,湖边有家看起来非常像店大欺客的画舫餐厅。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选择进去避避雨,顺便点些什么小食,让坐下来有充分的理由。
最近一年的人生经历,让我意识到,不要和命运较劲,尽量顺势而为。如果放在以前,我可能会在大雨中继续暴走,直到找到一个我认为的更理想的可以歇脚的地方。但是现在我觉得,当人生遇到阻碍或者困难的时候,有必要先停下来,休整自己,调整一下能量场再出发。毕竟,赶路不是目的,享受旅途的当下才是重点。
虽然正如我所料,这家餐厅因为位置绝佳菜单价格确实高了很多,但我依然从中跳出来性价比还算可以的越南春卷来解燃眉之急,顺便也解锁一下这个声名在外的国家级美食。
虽然有了额外的花费,但整体体验感还是不错的:还剑湖雨后的样子又多了分清秀;鲜虾春卷因为个头特别大,食材新鲜反而超出我的期待。等我吃完,腿脚也休息差不多了,发现天终于放晴了,而且是把雨已经下透的那种放晴。看来已经转运了,我们继续出门游荡。
接下来想去看看小巴没有带我们去过的景点,比如圣约瑟夫大教堂。目的地是确定的,但抵达的路是随意走的,没有设定任何具体要打卡要去探的店,反而在路上还让我们遇到两家有意思的小店。
一家是TIREDCITY,都是本地设计师的原创设计,经常被游客作为伴手礼的推荐店,我们路过的大概是一家旗舰店,总共有三层,导购小哥会一层层耐心地给我们导览和讲解。
商品的品类主要集中在:体恤衫,丝巾,帆布包,帽子,冰箱贴,明信片,装饰画等等。我很喜欢他们开店的理念,因为自己做手作和文创深感原创的不易以及生态圈的脆弱。而在河内,这样的团体是被支持的,被保护的。他们可以从销售额中分到自己的版权费,游客又可以买到不是千篇一律的纪念商品。这就不奇怪,为什么这家店会在越南遍地开花。
相比于当地销售的其他纪念品,TIREDCITY肯定没有价格优势,但是同作为靠创意为生的人,我觉得他们的产品值得消费者的买单。
第二家店就在TIREDCITY旁边,是一家低调的甜品店,种类不多,但看起来食物很有品质,我们选择外带了一块巴斯克蛋糕,准备到教堂附近找个地方享用美味。
和乐抵达河内之后,一直在称赞越南人的审美,这种审美体现在建筑物的颜色,商店陈列商品的配色,甚至是餐厅中各种菜品的摆盘。圣约瑟夫大教堂带我们的视觉冲击,从我们第一眼看到它就感受到了。仿佛不像是真实世界中应该出现的建筑物,也许更像是黑白漫画中的建筑。虽然只是灰色,但在周围绿树中脱颖而出。教堂的正门是关闭的,但是如果你有一颗好奇心,愿意多靠近多探索,发现教堂是有侧门可以进去一探究竟的。我们在教堂后面的座椅上,享用了巴斯克蛋糕的美味,从侧门进入到教堂内部被高耸的屋顶和绚丽的祷告台所震撼。
很多人可能会在教堂这边就止步了,拍拍照或是周边咖啡馆坐一坐。而对于我们的探索来说,教堂只是中点。接下来去哪里?总该要轮到火车街出场了吧!
来越南之前,我甚至不确定火车街是在河内还是胡志明,只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的照片,当时觉得越南还挺魔幻的。河内的火车街分为两段,我们先去探索了人少的一段,入夜之后体验了人多的另一段。

距离市中心更近的那段,大概就是大多数游客的镜头里出现的繁华的火车道。我们先去探访的商业化程度没有那么高的路段。走起来确实有点远,而且路况一般,但是我们在路途中发现了一家榴莲专卖店,也算是旅途中的惊喜,所以我们认为此段依然值得到访。
略显清净的这段铁路,还没有被咖啡馆覆盖,铁道沿线的各家会搬出各种小板凳,提供咖啡,饮料,茶水服务,我反而觉得这条街看火车更接地气。因为人少,反而随手就能拍到满意的照片。
火车通过铁路都有时刻表,周六日下午就回有班次,如果是平日,大概是晚上7点之后就回陆续通过几班,我们在铁道上游走的时候,会看到良心店家把火车经过的具体时刻表写出来,还好当时我无意间记下来晚上大概通过的时间,避免了我们之后被骗。
从火车街往市中心走的路上,我们看到榴莲专卖店的花臂小哥正在扒榴莲肉,瞬间激起了我们的兴趣。看到他每一盒都装得满满的,我们试着问能不能只要一小块,没想到他很高兴地同意了。就这样我们花了大概15元人民币,买了两小块榴莲。说实话没有我想象中的香甜,但是能吃到新鲜榴莲也是开心的。这让我想到四年前在清迈吃的榴莲专门店。果然,吃榴莲还是得在泰国。
一转眼我们已经在路上马不停蹄了几个小时,是时候进行晚餐补给。我本来昨晚刷到一家吃当地火锅的特色店,但查了位置有点远,谁曾想我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就遇到了它的分店!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装修,在巨大的遮阳棚下,点缀着越南特色灯笼。我们在越南有很多次都感受到了宇宙法则的神奇,显化了我们内心所希望的很多事物。
请记住这份海鲜火锅套餐,直到离开它的第10天,我仍然念念不忘。越南的美味何止是河粉面包棒啊,海鲜火锅必须有一席之地!
这一套刚端上来的时候,我还在寻思是不是缺点什么,即使没有麻酱小料也是不是应该有点特色蘸水?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越南火锅吃的就是汤底的味道!这一锅酸酸甜甜,还有轻微鱼露的调味。海鲜给的分量之大我和乐两个人最后居然为把虾全部吃完而犯难。
越南的海鲜锅底不像泰国冬阴功汤那么浓烈,它有香茅草,柠檬草的清香,但所有味道又全部为食材服务,让鱿鱼圈,鲜鱼柳,蛤蜊和大虾的原始风味得到提升。没有多余的油脂,连涮菜都吃得舒服清爽。海鲜锅一套大概200多人民币,相对于越南本土消费算是客单价很高了,但是旅游不就是为了解锁新的味觉盛宴么,我觉得这一顿吃得特别值!
酒足饭饱,天色已经暗下来,至此我们已经在越南度过了整整24小时,可以说与河内的相处相当不错,那么今晚就再来一轮高潮,在市中心的火车街结束我们今天的所有行程吧。

只要人在市中心,走到哪里感觉都不太远,散散步溜达溜达就可以抵达。我们到达火车街附近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人群的密度开始变高。站在入口正在思考要从哪边进,这时候过来一个热情地当地大哥。告诉我们下一班火车要一个多小时以后才到,他可以开摩托带我们去另一段铁路,那边可以提前看到火车。对于他的话,我是将信将疑的,要感谢的我的直觉,我们摆脱了他,还是选择自己在原地找个店坐下来等一等。这时候很多咖啡店门口已经坐满了人,大多数是西方面孔,神情略显兴奋,好像接下来要见证什么伟大的时刻。我和乐正打算从另一个路口往里走,这时候突然警铃响了起来!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下午看到的时刻表,妈呀,这怕不是马上就要过火车了吧!!!
已经没得选,我和乐决定就钻进最近的这家咖啡店,一楼总感觉离火车太近过于有压迫感,我们选择了二楼。歪打正着,这里是唯一可以看到火车弯道的视角。
在警铃打响之后的十几分钟,依然是准备时间,大家纷纷从车道撤回到店门口的椅子上,按照当地人的指示不能过度靠近铁轨,不久之后,火车拉着汽笛哐当哐当从远处开来,人群都兴奋了,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大概一分钟的时间,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听见“哐当哐当”,只看到大家专注地兴奋地看着火车从面前驶过。当最后一节车厢开始远离之后,大家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仿佛刚刚火车完成了一项壮举,所有人都为它欢呼!
太魔幻了,太魔幻了。
只可惜那趟列车并没有载人,我在想,如果我是那趟车的乘客,我从车窗里向外往,我看到l沿路两旁灯光灿烂的店铺,我看到所有人都在兴奋地注视着我,从一片黑暗到灯光闪烁人群沸腾再到一片黑暗,那又是怎样一种心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