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行日记(1):Xinchao,Hanoi

标签:
越南旅行河内旅行 |
分类: 走走逛逛 |
Xin chao (你好),是我在越南学到的第一个词汇,刚好把它用到这次旅行日记的开篇吧。

出了机场,乐用grab叫到一辆滴滴,等候的位置略有偏差,正当我们四下张望的时候,司机笑嘻嘻从对面走过来,还主动帮我们提起行李。哇,服务态度真不错,上车也是香香的。一路上司机安安静静开车,遇到特别颠簸的时候他还会道歉说“im sorry”。
旅行日记从好几年前就开始断档了,去了很多地方,也没有再想起来用博客的方式写一些什么。为什么突然要为了越南再次提笔呢?我觉得我和这片土地有缘份。
和越南的缘分要从上大学的时候说起,有一天同学忽然对我说,我的气质不太像中国人,我开玩笑地回她,对啊,我可能是越南人吧。那时候我对越南一点概念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无意识说出这个地方,难道是前世的记忆?
说来也奇怪,越南从来没有特别吸引过我,大学第一次出国自助游去的是新加坡,2020年疫情开端去了泰国。这个两个东南亚给我的印象都挺美好的。后来也从朋友们的旅行经历中听他们提起去过越南种种,依然提不起兴趣,没有更多询问什么。今年,好像时机到了似的,乐问我对越南感不感兴趣,据说旅行性价比很高,突然对这个国家产生了一点兴趣。对,只是一点(仅限于河粉和咖啡),甚至在出行之前我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去。就是在没见到她之前,我们好像同性相斥的磁铁,没有交集,甚至对于真的要出行了还会产生阻力。
我没有做任何攻略,也没有看任何与越南相关的帖子,我不知道这个国家有哪些城市,也不知道每个城市都有什么好玩的。我用力回忆,对于越南的想象仿佛就是斗笠,树林,穿奥黛的妇女,街边pho小吃店,随处可见的法棍,就连越南有咖啡这事,还是前几年表姐回来告诉我的,他们喝滴漏咖啡。我想象中的越南,仿佛是七八十年代的场景。我对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大概就是这样。
前往河内的旅程也充满坎坷,飞机要从北京出发,到深圳转机,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各种延误,从候机楼的等待到飞机机舱的等待,我甚至担心第一程无法按时出发,会影响我第二程的转机。当飞机快要抵达深圳的时候,我感觉时间非常紧迫了,和空姐说了情况,也没有期待会有什么奇迹。在飞机落地深圳打开舱门的那一刻,越南的神奇之旅就悄然开启了。
乘务长联系了地勤来接我赶下一程飞机,有专车来接,还提前取出了行李,我心急如焚正准备一路小跑,地勤小姐姐稳住了我,她说下一班也晚点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通知起飞,但是我们也得抓紧。出了深圳边防检查站,小姐姐就消失了,好像游戏中的NPC,送完我这一程任务就完成了。果然在深圳又是无尽的延误,乐说,她准备从广州起飞了,我说我还要等不知道多久,然后等我开始登机了,乐说,她们的飞机还稳稳停着。终于她不再回复我消息了,我知道她应该是飞了。接下来又轮到我在飞机里等着,等着前面还有二十多架飞机飞走才轮到我们。
机舱里的大哥坐不住了,开始骂骂咧咧,然后他平复了一下心情说,快给我一杯水吧,我的情绪又要压不住了。当他说完这句话,飞机马上就准备起飞了。
越南,去你那里真的还挺难到这一刻,我对越南的态度,暂时没有出现任何积极的感受。
从深圳飞越南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航程,飞机开始下降快要抵达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这么真切地看到这片土地的真面目:
青山,成片的起伏的青山,一开始是星星点点的红色的屋顶,然后出现了大片的村庄,还可以看到教堂。这幅场景,你说在法国上空我也信的,越南真的被留下来法国的气质。和我想象中的越南不一样,滤镜大概就是从这一刻打破的,开启了我对于越南这片土地崭新的探索。
原本和乐相差三四个小时的航班,最终我俩几乎同时抵达,出关异常顺利,因为提前办理了另纸签,所以并没有遇到收小费排大队的情况。对了关于另纸签,也有背后的故事,据说因为某些原因,两国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越南不愿意在中国护照上留下痕迹,出现了令纸签这种特殊的材料。
现在越南之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越南盾了。因为国内很难换到,而且汇率不高,很多人都是落地之后在机场atm机取现,或者在市区的金店换钱。乐提前买的电话卡无故消失,只得再当地重新买一张,就在买电话卡的位置我们发现,这个柜台居然还能换钱,而且汇率相当不错(1:3520)。一箭双雕,拿到纸币心里顿时踏实很多,这张能用15天,35G的电话卡,也是日后帮了我们大忙。

出了机场,乐用grab叫到一辆滴滴,等候的位置略有偏差,正当我们四下张望的时候,司机笑嘻嘻从对面走过来,还主动帮我们提起行李。哇,服务态度真不错,上车也是香香的。一路上司机安安静静开车,遇到特别颠簸的时候他还会道歉说“im sorry”。
一路上看到了现代化的跨河大桥,高楼林立的新区,我心里纳闷,都说越南是二十年前的中国,我寻思人家这发展也挺超前,没有那么落后呢。念头还没落地,进入市区,路况确实有点糟糕,大概是正在修路,所以偶有颠簸。河内的第一个目的地,米其林餐厅Tam
Vi,藏在巷子里。快接近目的地的时候,我们刚刚穿过一条大排档街,看到当地人悠闲地坐在门口,度过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第一眼见到的越南人,好像和国人的相貌没有太大差异,就好像去到了两广地区,他们个头不高,身材苗条。
司机给我们送到门口,卸了行李,我问他越南语谢谢怎么说,他“卡梦卡梦”的重复了几次,我也没明白,笑笑和他告别了。事后很久才知道,原来cam
on就是谢谢的意思。
乐选的这家米其林餐厅,据说性价比非常高,也是很多国内旅行者打卡的地方。整个餐厅的装饰非常复古,有一种在迪士尼电影里面看亚洲传统元素的感觉。大概因为生意太好了,就餐区域分成了两个小院,相距不远。
对于热爱美食的乐和我俩个人,就像老鼠掉进了大米缸,看着菜单上的每道菜都新奇,尤其是不常见的一些搭配。最后我们点了:杨桃炒小河虾,猪耳朵凉拌芭蕉花,茉莉花骨朵炒牛肉,鲜虾蔬菜卷。饮品是玉米须子水和人面子果(dracontomelon)饮品。说到这个人面子果,也是被我们乌龙了一把,一开始以为是龙眼啥的,端上来一喝酸酸甜甜,有一种盐津梅子的味道。再一百科,才发现这东西叫人面子果,总之干的时候皱皱巴巴一颗,勉强说像个人面,也不是不行。
这一顿吃的我们十分开心,小河虾鲜美,杨桃酸脆,什么样的脑洞才能想到这样的搭配!猪耳朵味道比较清淡,芭蕉花差点被我误以为是紫洋葱,主要吃一个猎奇。茉莉花骨朵被炒出了锅气,是当晚我的最爱。玉米须子水嘛,你喝过煮老玉米的水吗?就是那个味儿。
作为河内的第一顿美食,我担心这会不会起点太高了?人均一百出头的性价比,我心想这要是开在北京,大概率是门槛会被踩平的程度啊。
吃饱喝足,查了一下酒店距离餐厅也就两公里左右的路程,我和乐打算散步找过去,顺便消消食。河内的摩托车无论速度还是数量,都还相对温和,不过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还是让我们心惊胆战了一会。等拐到老城区的商业街,感觉安全了不少,沿街两旁全是小店:服装,甜品,纪念品,杂货铺......我好奇是不是一半的河内人都是小老板啊,几乎每个店就是那么一两个人,悠闲地坐在门口看看店,刷刷手机。街上也看不到连锁的便利店,都是这样的私人的小店铺,可以感觉到蓬勃的生机。时不时会看到停下来挑选商品的各式游客。
七月的河内热度很高,夜晚也很闷热,再加上提着行李走了一段,确实有点疲惫。这时候,听到身后传来“哈喽,哈喽”,一个身着衬衫的老大哥,骑着一种特有的交通工具从我们身边驶过,在他回头看向我的那一霎那,我脑海中进行了多重的信息加工:
哦!这个车,好像是越南特色的载人工具,有点像国内的黄包车,但是乘客坐的座位是按在自行车前面的。既然来都来了,既然已经有点疲惫了,他来的正是时候!
我和大哥对视了一下,然后招手叫住他。同时回头看向乐,神秘地说:我请你体验一个好玩的。
上车之前现和大哥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此时距离我们的酒店大概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大哥开价150000越南盾(相当于45元),我直接给了一口价100000(30元),现在想想可能还是给多了。要不然大哥怎么能特别开心地就一口答应了呢。
无论如何,出门在外就是买个开心,买个快乐。我们暂且叫这种交通工具为"载客自行车",后来才发现它有一个特别贴切的名字。越南的载客自行车更宽更高,一下坐两个人没问题,脚下还可以放上行李箱。乐在一脸不可思议之中被我安置到车上,然后大叔就启程了,开启了我们的人力车之旅。果然不用自己腿着,看夜景的心情都更加惬意。遇到人多的路段,大叔还会发出“嘟嘟”的声音,模仿喇叭,让人群让道。
这种交通工具,一旦到了交通拥堵的路段,就会给客人一种“新奇且刺激”的体验,总感觉在车流中穿梭,自己下一刻就有被撞翻的危险,好在大叔车技了得,左拐右拐丝滑溜进了小巷子,待我定睛一看,发现走错路了。本来放松的心开始揪起来,不过大叔确实是导航到错了,在我们指正之后,他又开心地骑起来,并且发出嘟嘟声。
终于,在逆行了两条单行道之后,大叔把我们平安送到目的地,大难不死的我们,又额外多给了10000小费(大概三块钱吧)。
今晚预定的酒店,隐藏在无名巷子深处,从网站预定的照片看,怎么也是轻奢级别,但是到了实地一看尺寸大大缩水。好在前台接待的姑娘十分热情,大厅还放着JJ的歌,她说自己很喜欢中国,还详细问了我们接下来几天的规划。在聊了十几分钟之后,终于放我们回房休息了。
总之,今天这一路遇到的河内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态度都很友好、热情,我开始期待明天天亮之后这个城市的样子了。
前一篇:与黄永玉先生百年画展的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