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里巴巴卫哲淘宝交易机制信用it |
分类: 闲话网事 |
阿里巴巴出了一件大事,甚至连累其CEO卫哲和COO李旭晖引咎辞职。事情本身看上去倒不大,阿里巴巴发起的一项独立调查显示,部分销售人员为追求高业绩,故意纵容或疏忽允许部分外部分子进入阿里巴巴会员体系,有组织的进行诈骗。阿里巴巴宣布已经清退了1107名涉嫌诈骗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并关闭其店铺,占2010年底中供付费会员总量约0.8%。
阿里集团之所以壮士断腕,采取了非常激进的处理措施,因为此次事件触及到了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信用。电子商务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买卖过程一般是通过网上网上,参与方并不一定需要见面,这样一种模式的基础要求双方需要互相信任,否则就无法完成交易。阿里巴巴B2B公司部分员工的做法可以说是自毁阿里巴巴平台的根基,是不可饶恕的。让人欣慰的是这个事情是阿里巴巴自己对外披露的,并采取了严厉的处理措施,这表明阿里巴巴对此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都是比较大的。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完全信任阿里巴巴了?起码在现在的机制下,我们还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就像反对腐败一样,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个人自律和组织自查,抑或官员反目,二奶举报等等,能给人信心的只有一个有效的、规范的机制。同样作为第三方平台,淘宝网要做的更好,由于引入了支付宝的担保交易功能加上用户评价信用机制,淘宝网从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利益,避免卖家收钱不发货,发与介绍不符的商品等等欺诈行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易流程的核心环节——资金——控制在淘宝的手中,消费者拥有很大的交涉权力。而阿里巴巴B2B平台则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控制,出现一些浑水摸鱼之徒也就在所难免了,加上业绩的压力,甚至部分员工会纵容欺诈事件的发生,这就是阿里巴巴B2B的先天不足。
卫哲的辞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阿里巴巴存在的问题,对交易流程进行改进,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交易环节的控制,避免欺诈交易,另外一方面更多的介入的交易过程之中,里面会存在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对缓解阿里巴巴B2B发展的天花板问题有一定的作用。